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婚姻一词的起源按照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最近白百合和陈羽凡的八卦新闻占据了各大娱乐新闻头条,剧情从之前的婚内出轨到为了孩子隐离婚,羽泉组合暂时无法重现江湖,这一波又一波的戏剧性变化,让我这喝水群众直感叹名人的世界我不懂,咱老百姓还是认真吃瓜吧!《人民的名义》里各种婚姻模式的讨论最近也在朋友圈刷屏,里面几乎呈现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婚姻状态,非常犀利。

面对这些讨论,以我有限的阅历,我只想说: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每个人都是自己婚姻的第一作者,且读且写且珍惜!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非唯一的选择。选择了婚姻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从此户口页不再是单身,从此你身边有一个人成了你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从此会被人称为“老公”或 “老婆”,从此一房、两人、三餐、四季。


选择了公务员,你就该预见注定今后的日子是安稳平淡的,或许有点官职,但是不会太有钱,“升官不发财”才可能会平安无事。选择了商人,你就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慢慢了解了很多关于金融投资的概念,并适应各种跳槽和风险。选择了学者,你就会跟着看一些书,了解很多知识背景,并渐渐耳濡目染地成为半个文化人。选择了医生,你就会慢慢熟悉医院的各个科室的骨干,知道什么病在圈子内哪位医生是领头羊,也会渐渐适应医生的工作压力……


除了另一半的职业选择,当然还有饮食和生活习惯,一个吃辣的和不吃辣的吃不到一个锅里,一个睡觉打呼噜的和一个听到打呼噜睡不着的睡不到一张床上。所以恋爱的时候可以跨越国际、跨越年龄、跨越地位,只在乎彼此的相互感觉,但是结婚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没有成熟的婚姻观,那么请不要随意选择。我们多年的教育总是在不停地学习,却对于恋爱结婚这门课是选修和自学。


《人民的名义》里达康书记夫妻俩的婚姻就是一种选择的错误。因为一袋海蛎子,欧阳行长选择了李达康,觉得在恋爱时可以为自己付出的男人多让人感动。陈羽凡当年追求白百合,扬言:“如果不答应,就从楼上跳下去。”白百合选择了羽凡,觉得一个可以为自己付出性命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托付的!然而日子终归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不需要一个人为另一个去拼命,也不可能总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在无私奉献。


如果你拥有小女人般的浪漫情怀,喜欢被宠爱被疼爱的感觉,但是却选择嫁给一个事业型的男人,那么就势必会抱怨男人为什么总是每天在外面打拼而没时间陪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男人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愿意做他背后的支持者,但是却嫁给了一个家庭型的男人,那么势必也会抱怨为什么自己的男人总是围着自己转,那么窝囊那么没出息。选择事业型的男人没有错,选择家庭型的男人也没有错,各人喜好不同罢了。但是如果选择了事业型又想要男人能够随叫随到,或者选择了家庭型又希望他去闯事业,那就是你的错了

,他的时间更多的属于人民,欧阳行长这样的小女人心态注定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谈恋爱的时候欧阳行长就是达康书记的一个目标,他必定全力以赴,既然已经结婚,还希望一模一样地待遇,那就是看错了人了。


总之,我觉得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大可不必为了结婚而结婚,潇洒的单身也可以让很多围城里的人羡慕。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是生活保障。那些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自己提供生活保障的人多半是不幸福的。《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就把婚姻当做了跳板,忍气吞声多年,终于在扬眉吐气之后到了连家都不愿意回的地步。可见结婚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对方的原生家庭也很重要,人品更为重要。古人强调门当户对,是指家庭背景地位要相当。这话放在现代社会也未必没有道理,不是指麻雀不能飞上枝头做凤凰,如果其他凤凰能够接受这只小麻雀在自己的群体里,并且在打心底里喜欢,那么这就是个童话故事的结局。事实上,双方的强弱必定导致双方心里的不平衡,这才是婚姻稳定的潜在破坏因素。

我听过的最励志的谎言是女性可以平衡事业和家庭,事实的真相是你根本无法平衡,你只能进行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牺牲自己或者牺牲别人。女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把孩子托给保姆或老人带,而且还要获得另一半的理解和支持,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男人的角度看,让女性做回全职太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倒过来恐怕就很难了。


一个女强人如果要婚姻幸福,那么就要选择,选择放弃孩子的出类拔萃,或者选择一个内心强大的男人,如果另一半没有强大的内心可以对抗世俗的评判标准,或者你把自己的强硬作风带回了家,让他体会到了你的强势和霸道,那么长期下去,他必定需要去其他人身上取得情感和心理的平衡。或许你会觉得这对女人很不公平,自己打拼也是为了这个家,但是这个代价却如此之大,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不是签了合同有了法律保障就有了优良的生活保障,或许你赚的钱足够保障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同时你也必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或许是健康,或许是你的婚姻,或许是你的子女,或许全部兼而有之。


回想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踏入婚姻的殿堂,我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很好,只因为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愿意和他分享自己的一切。所以找另一半如果为了锦上添花,那么幸福指数会相对高一点。如果是为了雪中送炭,那么以后的日子恐怕就难说了。毕竟生活保障要自己给才有底气。工作有钱、手机有电,包里有卡,车子有油,以自己的努力获得安全感。另一半对自己有爱,那么恭喜自己还收获了一份奢侈品;另一半对自己有情,那么自我庆幸,虽然爱情已逝,但是亲情还在;若另一半对自己已无半点关心,那么安慰自己,我就是自己的生活保障,依然可以买得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说不定会遇到真正懂自己疼自己的人。

说到底,婚姻对于现代人而言,早已经不该是一种生活保障,那种靠与别人结婚才能吃饱穿暖、才能穿金戴银的观念早该过时了。新时代的人,无论男女,更应该把婚姻作为一种精神需求,而不是物质保障。就像钱钟书老先生对杨绛的表白:“在没有认识你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结婚的念头;在和你结婚后,我对我们的婚姻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从未想过要和其他人结婚。”这对势均力敌的伉俪深情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平淡,反而越来越浓厚,主要原因就在于两人精神上的琴瑟和谐。杨绛先生在丈夫去世后依然没有放下这份感情,面对费孝通的追求,马上婉拒并对他很冷淡了。


遇到了对的人,想和对方一起生活:看她(他)早晨睡不醒的样子,看她(他)与自己一起吃饭时眉飞色舞交谈的样子,看她(他)生病时躺在床上有气无力、蓬头垢面的样子。彼此能欣赏对方的优点,也能包容对方的缺点,接受对方的全部,才是良好婚姻的基础。它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修行的生活状态,无需太多的言语,却在行动上相互支持的默契。这样的生活状态必定是积极的、正能量的,高质量的婚姻能让两人彼此促进、共同成长。有了良好的生活状态,随着两人的共同努力,必定会有良好的生活保障。





婚姻是一种生活状态,考验的不仅是感情,更多的是理性。婚姻考验的不止是感情,更多地是理性地判断。判断你们两人是否能够磨合,一个屋檐下相处是否舒服,吵架的时候会如何收场,生病的时候能不能获得关心和照顾。一段美满的婚姻都是把关心和爱意渗透在日常琐碎小事里的,而不会是挂在口头的甜言蜜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婚姻的质量。以前人们总是被很多道德层面的责任束缚:我们的爱情不见了,但是毕竟曾经为彼此付出过,所以现在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要相互负责;我们有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必须对孩子负责;我们的父母年纪大了,经不起打击了,而且我们离婚会让他们觉得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我们对老人也有责任。这层层的责任压在肩头,让很多夫妻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他们或者同床异梦,或者分居两室,或者干脆实行着开放式婚姻。


当然也有人不离婚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夫妻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一旦离了,会伤筋动骨。潘石屹和张欣在一次访谈节目里就谈到,他们有三次差点就离婚了,但是因为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会让两人元气大伤,所以最后没有离成。



人一辈子经历亲情、友情、爱情,无一可以逃脱。前面的亲情和友情都可以不急不缓,唯独后面的爱情不受理智的控制,或许轰轰烈烈地动山摇,或许平平淡淡细水长流。当婚姻中的爱情变成了亲情,那么你的感情将如何投放?于是有人把这份感情寄托给了事业,将事业视为爱情,并甘之如饴;有人将这份感情寄托给了孩子,将孩子视为爱情的延续,并无怨无悔;也有人将这份感情寄托给了第三人,将情人知己视为爱人,并游刃有余。


周国平曾说:“对于婚外情,第一,只要是真爱,都是美好的,对它不做道德评判,这一点也适用于婚外情;第二,婚外情和现有婚姻毕竟难以长期共存,所以还是应该做出选择。”袁咏仪、关之琳都曾坦言自己做过别人的情人,但是意识到这是不对的,所以后来离开了如果恋爱是感情的交融,那么婚姻就是感情和理智的交融,需要感情的投入,更需要理性地经营。


如果婚姻是一本书,那么我们自己就是第一作者,你要把它写成平淡而温暖的散文,还是有矛盾冲突高潮起伏的小说,或者是饱含深情的诗歌,亦或者其他文体,就看你自己的了,just write it!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