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红色预警背后,中国环保最大的谎言竟是如此!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华夏能源网注:今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87时至1012时,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晴好不到一周,更大规模的雾霾将再次笼罩华北。红色警报,雾霾治理迫在眉睫,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三大重要板块是脱硫、脱硝、除尘。

然而,脱硫、脱硝真的管用吗?中国的环保措施为何迟迟不能驱散雾霾?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特意选取本篇文章,看看中国环保这些年的大谎言!(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夏能源网立场)

我们从小就听一个童话故事,叫《皇帝的新衣》。可能听故事的时候大家都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就会是那个小孩——否则不就变成可笑的傻子了么?

然而,长大之后我才慢慢发现,有时候真话却也是只有小孩子才能轻易大声说得出来,更可悲的是,这样的真话并不影响大臣和骗子们合力搭建的戏台,皇帝继续在裸奔,成年人们为了自己的各种打算也都守口如瓶,好点的窃窃私语说皇帝没穿衣服,差一点的凑上去顺势逢迎一把还捞点好处……

听起来荒诞是吗?但事实是,从“十一五”开始,中国的环保就开始“裸奔”了。一个皇帝光着身子还不至于怎么祸国殃民,但环保如果不穿衣服就……


1
总量控制:?

2006年,中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最直接的做法也就是给电厂等单位上脱硫设施。全国“规定”出一个二氧化硫的总的数字,然后分解到各地,每个地方必须减下来多少,最后由环保部门来核算。任务完成了就皆大欢喜,任务完不成就约谈限批。

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对地方政府领导进行约束的唯一的环保指标,就是总量。搞了二氧化硫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搞氮氧化物(基本也就是靠电厂上脱硝),这是空气。水那边呢,就是拿COD和氨氮来分指标。

一种污染物一种污染物地减,减的都还是一个虚拟的数字,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释这就纯属形而上学。一种污染物的全国的总量是多少,对于一个具体的地方环境好不好基本上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花了国家N个亿搞污染源普查,到最后实在说不清楚了就来了个“弱化基数”。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市2012年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任务分别是1万吨,COD和氨氮减排任务分别是2万吨,把电厂做了脱硫改造,上了装置,算了一下一年能减少的量是差不多,这就可以了。实际上电厂在运行的时候超标排放也不管,偷偷不运行装置也不管,即便是有在线监测,到最后核算的数字也不按监测的这套来。为什么呢?待会再说……

COD和氨氮呢,就上污水处理厂。直接建一座处理能力十万吨级的,目测一次性就能把十二五的任务都完成了。这样上项目的时候也安心了,不管再建多少个化工厂,有污水处理厂的削减量作保障,项目就能批得下来。至于管网配不配套,有木有偷排偷放,另说。

至于地方环保部门费老鼻子劲去端掉的那些三无企业,五小企业,对不起,是不算减排量的。因为原本就不在账面上,怎么给你去从账面上减呢?

还有其他没有列入“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那些东西,也就基本不算什么污染物了,即便是比COD更加有毒有害的,致癌的,对环境有持久性影响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排放物,也就暂时没人去管那么多了。

中国环保最大的“抓手”,地方政府最重视的环保指标,并不是一个地方实际的环境质量的改善。那还说什么呢?

但是大家都挺开心呢——环保再“尴尬”,;地方环境再恶化,也能有个冠冕堂皇的减排数字摆在那里算业绩。(十二五到后面雾霾越来越严重,但各地减排成绩一片飘红,基本上谁都能完成,象征性的找个别市县完不成的,还都是本身环境还不错,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减无可减的。)

为什么刚才说的减排一本账不拿实际监测的数字来算呢?这原本是没什么道理的,只能说,话语权和解释权都得在核查者的手里,?

这样一来,从制度上纵容了环保自身的懒政,我跟你玩数字游戏就好了,我还去得罪人干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是蓝天绿水不见了。


2
总量派的逻辑

总量控制搞了差不多十年,可以理解的是不少人对这一套东西是有感情的。有的人为之贡献了青春,有的人靠它安身立命,因此现在大把人不能接受别人否定它。

总结了一下,总量派捍卫总量控制的论点主要是下面这几个:

论点一:十年前的环保能力太弱,需要这么一个“抓手”来起步。

再往前,解振华时代,就很强吗?那时候可能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更差,各地环保队伍还更落后,但那时候搞环保至少还是冲着实际问题去的,抓执法什么的,虽然也喊口号,但是并没有绕开真矛盾,制造假命题来自娱自乐啊。

论点二:至少二氧化硫是减少了啊,酸雨以前多严重,现在不解决了么?

一句话:以前是得甲亢,现在是得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

论点三:至少在能力建设上,在短时间之内,总量减排实现了这个全国性的大进步。(比如全国范围内电厂上脱硫脱硝,全国范围内火速建起N座污水处理厂……)

怎么说呢,涸泽而渔也总能渔到点儿什么吧,但光有这些设施然并卵,环境质量的未能改善更是说明了这些东西疑似避重就轻声东击西为工程而工程。

如果抓的是环境质量,以质量来考核和倒逼,能力建设就上不去?反倒是让纳税人来摊了那么多脱硫补贴,凭什么呢?好多电厂还违法(超标排放),却同时在发一度电拿一度电的脱硫补贴。清洁生产原本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保证地方环境质量不恶化也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责任,怎么污染治理的成本却要污染的受害人来买单呢?

论点四:至少通过这套游戏规则,让地方的行政官员们重视环保并参与到其中来了。

是啊,环保部门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在官场上运筹帷幄,只是这跟环保无关,大家都通过这套打着环保旗号的游戏规则巧妙地避开了环保的硬骨头和真矛盾。

简单解释:如果以环境质量为硬门槛,一个地方再容纳不了任何污染项目了就压根儿上不了了,但如果以总量控制为限制条件,一女二嫁也好一女多嫁也好在核算上下点工夫也好,我总能把这个排放指标给你腾挪出来。那些明知道不合适,但却也要背着领导的任务把指标给弄出来的基层环保干部挺可怜,最后环境恶化了被要求下河游泳的也还是他们。

论点五:新的环保法都规定了,总量减排是基本国策,所以不干也得干。

这种说法最耍流氓了,是最后说不过理了就直接给定论,意思是不用讨论了。谁都知道这样的条款措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进去的,而且,法律不合适了不也是可以再修的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男的跟一女的同居十年,眼看男的要歇菜了,女的用尽一切办法也要结个婚要个法律保障。不然十年我跟你白睡了?不以名分确定我的历史地位,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当然,这个女的泛指很多人,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对事不对人。


3
纠错需要决心和勇气

最近一年来,对环保部的新班子观其言听其行,整体说来还是又燃起了很大的希望。方向上能看到曙光,但感觉道路上依然会是曲折的。

任何一个成年人,要坦然承认自己犯了错,并且下决心推翻自己煞费苦心经营了多年的一段人生,都是需要付出不少物质的、精神的成本的。这相当于是一种自我否定,过程会比较痛苦,会有矛盾和阵痛(主要是来自内部的),但过后或许就能有一个新开始了。关键是,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年,拉下这么多账,国家和人民等不起了。

本着点公心,我们也应该要坚定纠错的信心。【来源:环保厅长日志】


华夏能源网 - 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①搜微信公众号sinoergy_com收听,读原创、独家好文!
②加微信805922102(注明单位、姓名),审核通过后请进高端微信交流群,数百位能源大咖等你来嗨!

更多原创精选好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