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白雪公主、下毒害她的是亲妈,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真相远比你以为的黑暗和复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前些天,单向君推荐过 变态又黄暴的安吉拉·卡特的童话 其实,变态又黄暴是很多童话原本的、真实的样子。单向君重读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后发现,书中的童话完全不是小时候读到的简短、美好的模样,第一次读出了其中的复杂以及对于人性丑恶无情的讽刺。于是恍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小时候读的童话都是被阉割的!它们被删掉太多丑恶、暴力、黑暗的部分,留下岁月静好、两小无猜的鸡汤内容。真实的童话究竟什么样子?未曾阉割的童话对于我们来说,有何意义呢?


下文转载自新经典( ID:Thinkingdom )



你读的很多都是二手童话


长大后,我们才发现,童话中的男女主人公太单纯,故事形式化,严重脱离现实。现实生活是怎样的?一个人越是单纯就越容易受挫,“王子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能是发生在童话里的虚构故事而已。


读过童话的都知道,童话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满足一个人对惩恶扬善的基本渴求,也能最终帮人实现幸福梦。可是,当惩恶扬善的渴求和幸福梦在现实中遭遇阻碍时,那些对童话深信不疑的单纯人类就从此开始怀疑人生:原来坏人使用坏招才会成功,好人总是吃亏的一方。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可是,这里又有一个矛盾。童话天生不就应该长着一副天真单纯的样子吗?谁会希望自己小时候读阴暗的东西呢?对此,我只能郑重宣布第二个重大发现了:


我们读过的童话很多都是二手的!


那些没有修改过的原版童话,其实很暗黑,简直太可怕。


比如,虐自己女儿的不是继母,而是亲生母亲。


《格林童话》有篇叫《亨塞尔和格莱特》的故事。大致讲的是,樵夫、妻子和他们的一双儿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饥荒从天而降,家里人没有一个能吃饱的。这可怎么办呢?再这样下去,谁都活不了。


《亨塞尔与格莱特》初版封面


一般情况下,父母会把自己的食物推在儿女面前说:孩子们,你们吃。


然而,童话里却不这么讲。


当樵夫问妻子:咱们怎么办呢?


妻子说:把两个孩子扔了,这样负担就轻了。


读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有猜测,会不会不是亲生的?


凡是这样猜测的朋友,你的善良指数和格林兄弟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故事最初的版本中,母亲就是亲生母亲,1840 年定稿时,格林兄弟将之改成了“继母”。于是就在我们心地善良地想“扔孩子?毕竟是亲生骨肉啊!”的时候,故事紧接着做了交代:“两个孩子听见了继母对父亲说的话……”


《格林童话》创作者 格林兄弟


这一句话巧妙地传达出“母亲是继母”的信息,让读者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是继母啊”。虽然你读的是一个二手童话。


还有一个二手童话的经典例子,那就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里那个因为忌妒白雪公主美丽而无恶不作的母亲,原本是白雪公主的亲生母亲,后来才被改为继母。继母们背的黑锅可真不少。


白雪公主被毒苹果毒死


对于这种改动,研究童话的学者高桥健二先生表示赞同,他说:


应该这样。亲生母亲忌妒女儿的美貌,企图杀害她,这未免太缺乏人性,太残酷了。


为了照顾人性本善,所以很多童话里的暗黑桥段就这样被动了手脚。


可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原版要把亲生母亲写得那样凶恶残忍呢?这究竟出于什么样的用意?童话真的需要这样暗黑的部分吗?孩子们还要不要读童话?


关于这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要的。不仅孩子要读,成人也要读。


因为童话是理解人心、认识自己的一把钥匙。



童话帮我们理解母爱具有的双重性


童话故事源远流长,有证据表明:


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巴比伦河埃及就已经出现了童话故事

公元前二千年诞生了印度和中国最早的童话故事

接着有了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童话故事

(《寓言和故事》莱恩 著)


无论哪一个地方的童话,里面的女性形象都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善良慈爱的,另一种是可怕的恶魔形象。(注意,这里不是说继母,而是生母。)这两种极端与原始人类对母亲和大地的认识有关。


阿尔丰斯·穆夏作品《从冬眠的大地到春的来临》


大地是生命的孕育者,到了冬天,万物又在大地之上死亡。母亲这一生命源泉的形象和大地有着天然相似之处,母亲孕育生命,也可能孕育死亡。她既有培育生命的正面力量,又有吞噬一切生命致其死亡的负面力量。



人类母亲在精神深层也具有这种倾向。母性的正面力量可以轻易感受到,但负面力量则在于它对孩子有强大的支撑力,因而阻碍孩子独立,最终将孩子逼进精神死亡的深渊。


那些总是企图大包大揽,以培养为名妨碍孩子的独立的母亲,或充满母爱光辉的“好心”朋友,都具有这种负面力量。


童话《杜松子树》的母亲就割下孩子的头颅煮汤。与此相对应的是心理学上的弒母主题,被割下头颅的孩子,他的灵魂变成小鸟用磨盘砸死了母亲。


生气的女孩 by Bay Kennish


格林童话里有一则故事叫《特露德太太》,讲的是一个既任性又自作聪明的女孩,不听父母劝阻,只身去见特露德太太。特露德太太露出了女巫的真面目,将女孩变成一块木头扔进了火里,然后一边坐在那里取暖一边说:“这下就明亮啰。”


《特露德太太》by Miwa YANAGI


当母亲的慈爱、对母亲的孝养等成为公共伦理后,人们便很难接受母性所包含的负面力量。而童话、寓言故事却将这些被忽略的事实捡起来,完善人们的认知。


这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童话,实际上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忽视了爱的另一面——走向极端之恶的可能性。


人们总是只承认母亲的正面性是母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和社会,但她的负面性却始终存在于人的无意识中,威胁着我们。(《童话心理学》河合隼雄 著)


西方学者 C.S.路易斯说:“我从不怀疑我们日常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可靠而持久的幸福来源于慈爱。”但他又告诉我们,对慈爱的误读会造成不幸福。盲目信任慈爱,一个少女可能会供养一个吸血鬼似的母亲。


黑塞在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里也这样说母亲的角色——“她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永远地在生,永远地在杀;在她身上,慈爱和残忍合而为一”。“诞生与死亡,善良与残忍,存在与毁灭等,都一起存在于这个形象中。”


《白雪公主》里的皇后


慈爱在最佳状态时,是不希望伤害、侮辱、压制别人的。 如果你从父母、长辈和“好心”的朋友那里得到的是伤害、侮辱和压制,那么这份慈爱已经不是它的本来样貌,那么你就应该具备及时止损的智慧和保护自己的意识。


怎么样,童话故事是不是很暗黑呢?那些认为童话故事太天真幼稚,不利于孩子面对残酷世界的人们,其实想错了,童话故事很现实,甚至是残酷,以至于真正能看懂的人不多。与其说童话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还不如说只有深谙人心的成人才可能真正懂得童话故事的深意。



你能理解童话里赞扬的懒惰吗?


父母们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从小要勤快,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老师们教育孩子读书要努力,要勤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与此同时,童话世界宣扬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内容——做个懒虫,有好处。


请看《三个懒虫》:


国王有三个儿子,他临终时把儿子们叫到病榻前,宣布要将王位传给最懒的人。


大王子说:“我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如果有水滴到眼睛里叫我睡不着,我也懒得闭上眼睛。”


二王子说:“我坐在火炉边烤火时,宁肯让火烧着我的脚后跟,我也懒得把脚往后缩一下。”


第三个王子更懒,他说:“即使我要被绞死,绞索已经套到脖子上,这时有谁往我手里塞把刀让我割断绞索,我还是宁肯被绞死,也懒得举起手割断绳子。”


国王听了十分激动,把王位传给了三王子。


为什么国王要把王位传给最懒的人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那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愿望。


就像别的童话里最终满足“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一样,人意识中就有偷懒的愿望。就连那么努力写作的村上春树还说,“假如不吃苦头就能蒙混过关,当然是不吃更好”。这恐怕是所有人的心声了。


约翰·加兹比·查普曼作品《一个懒惰的渔夫》


再比如《十二个懒长工》,故事开篇便写道:


主人的十二个长工,白天什么都没干,到了晚上却有气无力地往草地上一躺,各自吹嘘起自己的懒功来。


十二个男人把自己的懒功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一个个关于懒惰的故事,让他们笑得直不起腰来,一天的疲劳也因此一扫而光。


谁说懒虫就应该是被批判的对象呢?与其天天教育孩子如何勤奋刻苦,倒不如多教教他们如何用最少的力气实现最好的愿望。当然,前提是不妨碍、不损害到别人。


著有《童话心理学》的河合隼雄还引用《庄子》的故事,表明童话里提倡懒惰的缘由。他指出人应该意识到“无用之用”的可贵。


我们从小就担心自己没用,自我贬低的时候会说“我真没用”,被人瞧不起的时候,还会被骂“你这个废物”。但《庄子·内篇·人世间》里说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故事。


伊萨克·列维坦作品《栎树》


一个匠人师傅看见土地庙前一棵神木,是栎树,很大,很粗,树冠荫蔽几千头牛,树身足够造十多艘船。大栎树吸引了很多游人,但这位匠人师傅却低着头一直走路。他的徒弟一直在树下留连,徘徊了很久,才跑去追匠人师傅。他说:“这么大的奇树,您不肯留步看看,只顾赶路,为什么呀?”


匠人说:“有什么可看的,那是坏木,不值一谈,做船容易沉,做棺很快朽,做家具会破裂,做门要溢脂液,做柱要招白蚁。不成材的坏木啊,毫无用处,所以才长寿,活到了现今。”


晚上的时候,这个匠人梦到栎树和他说话:


“你凭什么说我是坏木,我能活下来全靠着自己无用。如果像那些所谓好木看齐,大有用处,结果就是被人利用,早早死去。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实现完完全全的无用。说白了,你和我也一样,在造物主眼里,我们都是物,还是无用的好,你要是追求有用,那就离你的死期不远了。”


亨利·马蒂斯作品《慵懒的后宫佳丽》


在奉行进步、强势的时代里,追求无用和懒惰,绝不会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一些童话却间接赞扬了懒虫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实现自己某种愿望,就像那颗大栎树通过自己的无用获得长寿一样。但它真的无用吗?它的高大的树冠,不也在为那么多头牛洒下荫凉吗?这正是它的智慧之处,既不损伤自己,还能造福别人。


童话故事赞扬懒虫,绝不是传递负能量,而是在提倡创造力。


日本故事《柿子树上的对话》里,主人公是个懒虫,想吃柿子但又懒得爬树,于是在树底下铺了一张席子,张大嘴巴仰面朝树地躺在上面。他躺在那里,竟然得到了比柿子更珍贵的礼物——他听到了两只乌鸦的对话,从而得到灵感,成为有钱人,再也不用为吃饭而操心了。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只乌鸦的对话是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不会留意听的,只有懒虫才听得见。


就像生活中,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忙碌工作的人很难得到什么及时有效的讯息,等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早就成了旧闻,早错过了最佳时机。


这个故事还反映了现代人“用工作来逃避”的现象。埋头工作的人,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内心都顾不上倾听,每天只是机械地去完成工作而已。或许最勤快的人才是最懒惰的人——勤于机械性的工作,而懒于动脑筋。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就理解了前面说到的那位国王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最懒惰的儿子了。



在童话里理解双重人格


我们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而在童话《两个漫游者》的开头却说了这样颇有趣味的话:“山和谷不会相遇,人和人却会碰在一起,无论是好人也罢,坏人也罢”。现实中,的确如此。好人坏人碰头,可以发生出更多戏剧性的故事。当然,也存在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能相处得很好的情况。稍加注意一下身边的朋友,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


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这种情况是出于人内心的互补原理。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互补才能实现自我的完整。比如,有人性格软弱,平时不太发表个人意见,却在醉酒时忽然说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话。


这个例子表明,人在无意识中会形成的与意识相反的倾向,在饮酒或其他原因导致自制力减弱时就会显露到表层。这便是“双重人格”现象。所谓双重人格,就是指同一人身上交替出现两重人格,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意识的连续性。


吉兰·马格利特作品《双重秘密》


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影子一样,每个人都有另外一重人格。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有两个相反的力在头脑里作用。一个说向左,一个说向右,每个声音都能讲出一番道理,让人无所适从。最终会在某一瞬间,说:“我决定了!”即刻宣布其中一个力胜出。


这种两个自我交战的情形表现在童话故事里,可能会变成一个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的故事。在童话《两兄弟》中,哥哥有钱,但品行很坏,弟弟贫穷,但心地善良。两个人“宛如两滴一模一样的水”。


托马斯·庚斯博罗《主人杜鲁门和他的兄弟》


一天,弟弟发现了一只能给他带来好运的金鸟,他用这只金鸟和哥哥的金币做了交换。可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弟弟的两个孩子吃了金鸟的心和肝,变成了有神性的人。这让哥哥非常生气,他就把弟弟的孩子们赶走。


弟弟的孩子也是一对孪生子,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游历。在这过程中,弟弟起了对哥哥的忌妒心,在“恶”的驱使下,他将哥哥杀死了。弟弟人格中这个邪恶的部分可以视为他的影子。


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情境下,我们难免会受制于自己的影子。尽管我们心里不愿意那样做,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做了,比如对人撒谎,和人争执等等。谁都知道要善待他人,但事到临头却不能这样做,难道不是影子在作怪吗?


影子或者另一重人格不一定是坏的。对于内向的人而言,外向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影子吧。如果能恰当运用自己的双重人格,人生想必更加多彩。


乔治·科奇兰·拉姆丁作品《在斯吉吉尔垂钓的比德尔儿童》


如此深奥的心理学层面的剖析是不是童话的本意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说到底,童话就是用来让我们看清楚本真的自己,那个渴望幸福、心怀邪恶、想要偷懒、双重性格……的本真的自己。


所以,童话还是要读的。孩子要读,成人也要读。深藏在童话世界里的内容也只有深度阅读过的人才能了解。不要小看了童话,每个人都连着童话的脐带,阅读童话就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探秘,就像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的:


童话诞生自每个人心中,隐藏着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愿望。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任何问题,都一定准备好了某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等着你。





《童话心理学》

[日] 河合隼雄 著 赵仲明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5-5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童话心理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