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童话大师安徒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01


18054月,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诞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丹麦欧登塞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想象力丰富并有点浪漫气质。他的妻子是一个质朴的女人——并不美丽,但很勤劳,很善良,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欧登塞是一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许多神秘的传说在空气中荡漾不绝。在安徒生看来,他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母亲对柔弱的独生子充满怜爱,为了让他逃过学校坏脾气老姑婆的虐待,6岁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那里读书,成为年纪最小的学生。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萨拉,把她想象成童话里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已经走过了,可他却一声不吭。同样贫苦出身的萨拉发誓自己将来要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安徒生睁大眼睛:“那多乏味!”公主怎么能当管事呢?“我长大以后,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诉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贵族的分支,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败落…….总有一天……萨拉笑起来,这小家伙一定是疯了。安徒生的爱情黯然退却。但在幻想中,他让自己在大火下救下萨拉,并接受了她的道歉。

 


时光过得飞快,在学校里安徒生十分快乐,然而时世的艰难使学校关闭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儿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他给小人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地发挥他的幻想。

 

不久,,那种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

 

1813年,,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中,却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胫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玛利亚本是想拼死独立支撑一家的,可镇里的长舌妇们嘲笑她的儿子游手好闲,母亲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儿子送到工厂里做童工。11岁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一次间歇时他唱起歌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听他唱歌。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下表演,。

 

一个工人对他说:“你干嘛不去当演员?”是的,那对他再合适不过了。这是多么奇妙的设想!于是,当安徒生14岁受过坚信礼后,他对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计划表现出惊人的执拗——“不,妈妈,我要当演员!”

 


携带着30个银毫子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来到了哥本哈根。这个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独。但他立刻擦去眼泪,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要行动,信心百倍地行动。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便又去求见皇家剧院的经理胡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又被拒绝。

 

突然他想起在报纸上看到过意大利歌唱家希伯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不顾一切的闯进了教授正高朋满座的家里。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在哥本哈根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何况,他的歌声的确展示着一颗热爱缪斯的心。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希伯尼的歌唱学校。

 

然而幸运不会总跟着一个人,虽然安徒生勤奋过人,但一场大病损坏了他的声带,学习声乐已经和毫无希望。接下来的挫折使他发现,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戏的天分。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舞台。

 

02


4年离乡奋斗使安徒生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更为广阔,充满悲欢离合的社会。他突然清楚的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灯”是什么了——“文学”。只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气和一颗真诚易感的心灵,就一定能攀上文学的顶峰。

 

1822年,他的剧本《阿芙索尔》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于是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深造,国家顾问古林先生为他申请了一笔皇家公费以支付用度。在学校里,安徒生没有忘记他的创作,他的诗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发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评。1829年,安徒生的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公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这样说过。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的国外漫游。终其一生,他携带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玛阁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皇冠。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认为,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了《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从这一年起,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已经被译成150多种语言,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那诗一般的语言,婉转曲折的剧情,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经成为世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丑小鸭》《野天鹅》《夜莺》……他赋予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他们歌唱。他把他们献给一切人——孩子们为那为那奇异动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则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间,流连忘返。

 

03


安徒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将童话当作严肃文学进行创作的作家。他凭着对西方传统的深刻了解,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大量原型与隐喻游刃有余地运用于作品中,使得作品比传统的童话更为厚重。另一方面,安徒生有着丰富的创造力,没有进行僵硬的说教,也没有照搬《》的情节与逻辑关系,因此没有成为教理的图解,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品。这就使安徒生童话调和了文学中可能存在的“审美”与“道德”之间“非此即彼”的矛盾。安徒生是柔弱而善良的。他相信的是一位全然的“爱的上帝”。安徒生童话中更多的是来自《新约》而非《旧约》的原型。在作品中,一如在生活中,面对世间的苦难与不幸,安徒生没有选择仇恨、暴力和反抗,只是从他的情仰中汲取受与盼望,如同他的一首诗中所说,“你不懂世界上最激烈的斗争而只认识爱”。安徒生的童话中从无绝望的气息;虽然常常是感伤的,却是充满盼望的感伤。这种盼望赋予他的作品超乎时空的慰藉力量。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所说,“无论对上帝还是对所有的人,我都充满爱意!”并且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证明了“有一个可亲可爱的上帝把—切引导得尽善尽美”。这委实在他的童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童话故事《最后的一天》中,灵魂向人们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肉体和邪恶的天性里面是不会有什么好的东西存在的”。这个不好的东西就是“原罪”。在的教义中,人天生就有罪,是因为人性中有着一些永远无法克服的弱点和毛病,罪与生命同时诞生。如果人类忽视了人生来就有罪的事实,而放纵自己追求各种欲望,他们必将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因而会受到更大的惩罚。如同《梦神》中,许多人因为自己丑恶的行为而不能入睡;《白雪皇后》中,魔鬼把制造的镜子掉成无数的碎片落人到人的心里和眼里,人们从此变得不善良也不愉快了。因此,人类需要救赎。由于原罪不等于具体的罪恶,它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是人性中无法克服的弱点,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自己,而需要信仰上帝来拯救。

 

所以,当安徒生把的“仁慈、博爱、奉献”等思想融入到童话世界中的时候,并没忘记把的原罪意识与灵魂的救赎思想传达给孩子们。《红鞋》中,那个可爱美丽的小姑娘不能抑制自己想穿红鞋子的欲望,忘记了唱圣诗和念祷告;《一个故事》中所有房子的墙上都燃着火焰写着的几件大罪的名称;《沼泽王的女儿》中的赫尔白天是美女而内心却非常残暴,夜晚是青蛙却又温柔慈善;《恶毒的王子》中的王子喜爱战争;《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的英格儿因为怕弄脏鞋子和衣服而在面包上行走;《安妮·莉斯贝》中的母亲贪获虚荣到贵族家当乳母而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等。通过这些人物,安徒生给孩子们讲述了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缺点:自私、虚荣、骄若、贪婪、邪恶、残酷等。这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有得到灵魂的救赎才能够拥有孩子般的纯洁,从而接近上帝而入天堂。于是,故事中的人物因为违背了上帝的神圣教诲而受到了惩罚,正如《》中上帝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一样:《恶毒的王子》中,王子被钻进耳朵里的小蚊虫弄得最后发了疯;踩着面包走的英格儿因为自己的傲慢和虚荣而陷入沼泽,与冰冷丑陋的瘌蛤蟆、火蛇、苍蝇为伍;连《红鞋》中的小姑娘也未能逃脱严厉的惩罚,那双红舞鞋钳着她的腿,因而不停地跳舞,没有办法停下来,只好让刽子手把穿着红鞋的脚砍掉。安徒生之所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发出如此严厉的责难,就是要让孩子们正视人性中罪恶的意念和丑恶的行径,自省自戒,远离邪恶,实现灵魂的救赎。

 


带着微笑和温柔的情感进行悲剧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一个显著特点。安徒生童话的题材很广,在他众多的童话中,悲剧性故事占有相当份量,从他创作中期的《海的女儿》到其晚期创作的《老约翰尼讲的故事》,悲剧无所不在。这些作品以人对理想生活和美好受情的希翼的破灭,人的精神追求的失败,美的心灵的被践踏,。在这些作品中,美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然而在作者历书写的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生中,我们却感受到这位伟大的作家用美的颜色,为悲惨的人生,痛苦的心灵印上一层柔美,隽永而典雅的色彩。悲剧为之在安徒生的世界里显得不一般。无论是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小人鱼《海的女儿》,对一生探求而由崇高的母爱而放弃孩子现实生命的母亲《母亲的故事》,抑成是对那些处于困境,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爱情但最终被黑暗社会所吞噬,被命运所不公的劳动者和忠于爱情之士(如《卖火柴的小姑娘》、《柳树下的梦》、《没有画的画册》、《第三夜》、《她是一个废物》、《老约翰尼的故事》、《依卜和小克里斯汀》),安徒生都寄托了自己对他们的同情、理解、挚爱、尊重和歌颂。这份情感在其作品中的表现是绵长。

 

安徒生在其童话世界中还讲述了一些执着追求爱情的悲剧。在这类作品中,爱情的悲剧性结局同样被美的情感所充盈。在现实的人生中,向往爱情且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于世俗的人生中,完全有可能转化成种种“恶”的行径,张扬出人性的负面行为。然而在安徒生的世界里.它们已被俏悄悬搁或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善的行为、爱的执着、痴心和无私的奉献。克努得(《柳树下的梦》)在失恋的痛苦中一想到他的致爱约翰妮便有一种虔诚的感觉,而在这个苦盼爱情的失恋者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存活着他所爱恋的人,因而当他怀着少男少女时产生的美好情感面对被恋人遗忘的现实时,他的梦中出现的仍是儿时约翰妮的身影和昔日的美好时光。而这个梦境使他感到这是他“生命中最甜蜜的一个时刻”。善良的依卜(《依卜和小克里斯汀》)为了给自己所爱的人以幸福,宁可解除与恋人的婚约,甘愿忍受情感上苦涩的煎熬。多年以后,这个曾经为了爱而牺牲爱的人又义不容辞地收留了他病死于破烂小屋的昔日恋人的遗孤,从此担负起这个孤儿的父亲和母亲的职责。这里,作者无疑是站在超越悲哀与欢乐的角度来观照人间的悲剧,尽显出作品主人公那能超然于一般情爱的那种伟大人格魅力,从而向读者以上一份被净化了的爱情,尽展出真爱的迷人和伟大。作品无不使读者感受到在被净化的爱情之上,主人公那金子般的心在被金钱污染过冷漠无比的社会中是那样可贵,那样令人赞佩。

 

安徒生的童话不仅充满了奇异的梦幻般的火花,而且这位从苦难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在他的童话中也对劳动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划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着圣诞夜的欢乐,可幻境一瞬即逝,清晨,人们发现她已死在街头。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哀寄希望于天国。

 

《安徒生童话》是可以相伴一生的精神伴侣。他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哲理与启迪,可以鼓励我们自信和上进。就像那只用心灵歌唱的夜莺,脆弱失意时可以带给我们慰藉,痛苦迷茫时可以为我们带来希望。没有童话的人生是枯燥的,没有幻想的心灵是暗淡的,而《安徒生童话》可以让我们永葆一颗童心,永葆一份纯真与美丽的情怀。



04


安徒生并不英俊,而且并非名门出身。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中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路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轻人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但鉴于以往与女性交往的多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是,炽热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在童话中,那位优雅高贵,充满智慧的王子就是路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女儿。

 

安徒生终生未娶,直至187584日,他70岁时因肝癌逝世。他的故乡奥登赛市赠他以荣誉公民的称号。


往期回顾:
           

【叶芝 】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

由叶芝的墓志铭说起 (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

【龙的传说】李小龙

【晚安】大师梵高

【致敬】大师陈寅恪 

【致敬】查理·卓别林

【致敬】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 

   【喜剧之王】周星驰

【致敬】写过《寻秦记》的黄易走了...

古龙的文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