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彩的屌丝逆袭故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全文字数: 3000

阅读时间:6分钟




还记得年初一,力哥发了呕心沥血而成的《一生必看的经典电影(值得珍藏)》吧?


就在过年前,力哥刚看了《马戏之王》,今天就顺势聊聊这部电影背后的套路和我关于财富的深度思考。



电影的本质和戏剧一样,是在讲故事。


用范式文本来说,叫“叙事”。


“事”的套路很有限,加起来不过几十种,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套路。再比如去年大热的《摔跤吧,爸爸》和《寻梦环游记》,说的都是“上一代梦想没能实现,下一代在千辛万苦之下,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


而“叙”的方式却可以无穷多,所以我们看一个导演牛不牛,关键不是看“事”怎么样,而看他“叙”得如何。


一个牛逼导演,可以把个烂俗的故事讲得精彩绝伦,比如诺兰之于《蝙蝠侠》;一个傻逼导演,可以把一个天才剧本讲得平庸乏味。


在所有“事”中,最常见的套路是屌丝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当然,过程一定是一波三折的,不一定都是happy ending。


比如《骇客帝国》,一个终日庸庸碌碌的码农小白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原来是救世主,然后一路打怪升级,还和女保镖好上了,最后解救全人类。


比如《阿凡达》,一个残疾退役军人,本来已注定是人生loser,一辈子酗酒度日,突然狗屎运装进了阿凡达的躯体,爱上土著公主,结果站到人类殖民者的对立面,成了潘多拉星土著的英雄。


比如《泰坦尼克号》,屌丝男杰克靠赌博狗屎运混上了高大上的邮轮,在封闭空间结识叛逆白富美肉丝,两人,最后为爱牺牲自我。


比如《罗马假日》,基本就是《泰坦尼克号》童话的翻版。


《马戏之王》说的也是一样的故事。


电影取材于美国马戏界传奇人物巴纳姆的真实故事。


历史上,巴纳姆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但编剧对真实历史做了大量移花接木,让狼叔扮演的这个巴纳姆看起来形象非常正面,目的只有一个:让这部电影更好看,观众更喜欢——观众就爱看屌丝逆袭的故事——哪怕逆袭的过程有些不那么道德,也瑕不掩瑜,能逆袭就值得尊重。



《华尔街之狼》也是这种套路,观众明知道小李子这样乱搞最后肯定要出事,但观众看到那群没学历、没智商、没本事、没教养,身上充满各种人性弱点的loser,靠着忽悠工夫,就能一夜之间穿金戴银,办公室公然吸毒,还是觉得特么好爽,不费吹灰之力,瞬间登上人生巅峰的既视感有木有?


于是电影票房就上去了。


电影工业之所以叫造梦工厂,就是因为电影里描述的那种事,平时只会出现在梦里。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恶魔,名字叫“不劳而获”,也叫“一夜暴富”。


常言道:“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既然现实中逆袭无望,那就让我在电影院里过过瘾吧。


没有哪种艺术形式,比电影制造出的沉浸式体验更廉价了。


过去网游比电影更廉价,现在不行了。屌丝玩网游也只有被虐的份,哪怕在游戏里,你比土豪更努力搬砖,但在这个人造的虚拟世界里,还是RMB说了算,没有几千几万真金白银砸进去,你搬再多砖也然并卵。



这两年兴起的直播行业也一样,干直播的并不都是白富美,很多是黑木耳洗成白木耳,但经过包装后,的确成了很多屌丝心中的女神,想要女神在一众屌丝的围观下,独独垂青你一人?


简单,拿成捆的RMB拼命往老娘上砸吧。



人活着不是光靠食物,更是靠内心的希望。


任何时代,富人都是少数,穷人都是多数。哪怕在美国和日本,今天中产阶层也在快速两极分化——少数中产向富人看齐,多数中产向平民滑坡。


M型社会断层是也。


你要给底层以希望,至少让他们有做梦的权利,否则,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内寻求破坏与颠覆(),要么向外寻求(你懂的)……


前两天,有个朋友咨询我买房问题。


她和丈夫都是湖北人,在上海工作多年,两年前生了个女儿,去年又怀孕了,她已辞职准备生二孩。


之所以她敢说辞就辞,是因为她老公做IT的,赚得动,月薪26K,年入35万。


当她决定生二孩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上海买房——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着想。


所以他们两夫妻刚把武汉的房子卖了,套现120万。


但我帮她算了笔账,发现她们家现在其实无力在上海买房。


以他们一家四口+偶尔老家父母来上海住的要求,至少房子要买100平,哪怕买到松江,总价也要400多万


而他们之前在武汉买房时已贷过款,按现在政策,上海买房算二套,首付7成,至少要拿出280万,再加上税费和装修,至少320万。


这意味着他们的买房缺口还有200万。


而过去这些年,他们并没有刻意去理财,花钱也大手大脚,现在手里只能再拿出30来万——


还差得很远!


虽然他老公赚的动,但上海物价高,一家四口都靠老公这2万多工资,如果今后想给两个孩子稍微好一点的教育环境,并不宽裕。


力哥在《穷人,与其生娃,不如养蛙》里做过深入分析。


如果要贷款买房,再背上5位数的月供,那就更不轻松了。


更何况,年龄越大,收入越高,其实职场风险也越大。


华为男和中兴男的失业故事,力哥刚在《80后的焦躁与不安,怎么破》一文里说过。


今天中国人普遍存在三大焦虑:买房焦虑、婚恋育儿焦虑、失业焦虑。



因为武汉房子已经卖了,上海的房子又买不起,怕哪天房价又突然大涨,自己就亏大发了,所以我这朋友现在也很焦虑,怀疑自己辞职要二孩的想法到底对不对……


力哥最近招的一批新会员里,也有不少人问我类似问题。


有的是想把郑州的房子卖了,让孩子以后在北京长大。


有的是想把合肥的房子卖了,让孩子以后在上海长大。


但说实话,没有户口,在京沪上小学是可以,但高考还得回老家,到时可能更尴尬。


哎~这真是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



说实话,今天的中国,屌丝想要成长为中产,只要受教育基础不算差,本身努力肯拼又聪明,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收入达到中产水平后,如果物欲不变,继续维持过去屌丝的水平,其实生活可以过得相当幸福。


怕就怕,收入刚达到中产水平,需求却已向富人看齐,那就会很痛苦,很焦虑。


如果欲求不满,要从屌丝一跃成为富人,则难度和风险都会陡增。


《马戏之王》说的也是这个故事。



十九世纪的美国,巴纳姆作为一个出身低贱的裁缝儿子,一无所有,备受欺凌,却天资聪慧,脑洞很大。


所以他从小憋了口气,想有朝一日,搞个大新闻,让那些曾蔑视自己的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当他成功忽悠到一个上流社会的白富美不顾父母阻拦和他私奔过苦日子并生了两个女儿后,更是觉得鸭梨山大,因为不希望女儿再受自己当年的屈辱,欲望就膨胀得更大。


后来挖空心思靠欺骗大众的马戏团发了财,却依然无法让两个女儿受到上流社会尊重,于是继续抵押自己已经拥有的全部家产,放足杠杆,谋求更多更多的财富和名望,希望全世界都认可自己,却在不经意间,忘了初心,被欲望之火吞噬……



于是灾难不期而至。


好在这是宣扬好莱坞主流价值观的商业电影,要卖钱的,所以最后狼叔幡然醒悟,好友雪中送炭,团队不离不弃,最后事业再创辉煌,家庭重归和睦,happy ending。


可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happy ending?


屌丝一旦冒险逆袭失败,很可能一辈子再无出头之日。


就像我在《这颗高息理财鸦片,要不要吸一口》一文里说的。


力哥年纪越大,对很多事的看法就越宽容,因为我越来越习惯换位思考,于是发现,很多人做出很多事后看是错误的决定,但在当初,往往是情非得已。


比如理财讲究的是逆人性而动,要坚持,要有耐心,但很多90后眼看着房价一天比一天高,这个社会一天比一天物质,自己找到对象的希望一天比一天小,你让他怎么有耐心,怎么能淡定呢?


电影里的孤注一掷,往往展现出极为精彩的戏剧性,令人欲罢不能。



现实世界中,我们不应该把自己至于孤注一掷的危险境地,但如果不这么做,有人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逆袭希望,而他内心的欲望之火又无法湮灭,怎么办呢?


说实话,力哥这里并没有标准答案。


欲望这东西,真让人又爱又恨呢,你说呢?









力哥说理财

微信:lglicai


简单 好玩 有干货的

娱乐理财脱口秀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力哥理财》微信公众号(lglica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dukept@126.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