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下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童话的下集
黎荔



记得《格林童话》里的一段:

“国王每天到皇后的坟上哭。冬天到了,坟上铺了一层白毯子。到了春天,太阳把白毯子扯下来,国王又娶了新王后。”——这是披着童话外衣的生活真相吧?是不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童话,应该写到“坟上铺了一层白毯子”就结束,沿用传统童话中的大团圆结局。


我想起梁思成与林徽因那珠联璧合、羡煞众人的爱情童话,以及1955年林徽因去世后,61岁的梁思成不顾子女们的激烈反对,决然选择了续弦。那是一位与林徽因截然相反的女性——林洙,梁思成告诉林洙: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并在给林洙的求爱申请书中,谈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空。他需要林洙这样的年轻单纯女性,来慰疗自己生命的真空。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也许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梁思成作为“转正的备胎”屡遭危机,家庭生活有外人看不到的矛盾与紧张,而在林洙的的心目中,梁思成是唯一的感情寄托——,可为明证,这完全满足了他半生情感的某种匮乏,比如来自伴侣的仰视的敬重与崇拜?也许换个角度看,这也不失为另一段佳话。对于风烛残年、多病惊惶的梁思成,其再婚选择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也许你会说,永失所爱之后,一个人孤独终老、活在回忆和追念中,这样的也是大有人在呀!当然,童话并不都是假的,童话之所以是童话只是因为世间罕有,但并非从未发生。




但更多的是,在“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的标准式结局后,童话还有下集!王子骑马带着公主进入城堡之后,婚姻故事才算拉开序幕。城门打开,迎接他们的,是公婆妯娌,大姑小叔,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甚或是不孕不育,两地分居,拆迁买房,小三小四。童话,也是生活。但童话,是没有写完的生活而每一段童话背后,都有个如鲠在喉的结局。所以,所有的童话都无法写完,写完了,便得改叫“人生”了。谁说断章不是童话的特质?哪一个童话有前因后果,谁又愿意追根溯源?爱它,有时也正是因为那是生命仅有一次的断章。它是生活的片段,是生活中最美的精华。


小时候,夜风幽幽,伴着淡淡的橘色灯光,在每晚入睡之前父母为我们读一个最爱的童话。我们敞开着自己的生命,沉浸在世界的无限爱意里,为自己身边的事物命名,与之交谈,一切都是美好而有意趣的。童年的欢乐,也正是因为善良的好奇与不设防的心灵。之后我们长大了,想了解更多关于人与世界的问题,却撞上了人性的黑暗与世界的不美好。作为成人的我们,早已了解到真相是什么样子:收获不一定有回报;真爱不一定能成为眷属;物质的鸿沟无法逾越;人与人更像是孤岛与孤岛……我们本来就不知道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旷野风大,无依无靠,我们只能把眼睛拼命地睁开,直面宇宙的荒芜和人生的无意义。




无论情愿与否,时间都要按其本来面目推进。风吹着的童话,轻盈单调易碎,但它仍是这个世界美丽的证明。在最初领略世界的时候,童话曾给我们做梦的床,给我们远眺的窗,带我们到神奇远方;给我们远扬的帆,给我们勇气的桨,与这世界初遇,一切都如此明亮。童话,是孩子时代的信念,是最初出发的起点,在喧嚣、混乱和奇诡的生活中,保护好这一点的初心如此重要。不忘初心,不等于拒绝长大。即使有童话的下集,我们还是会记得童话的上集。也许,我们对一个童话式大团圆结局的纯真渴望,和现实的种种真实残酷在一起,才构成了完整的生活。


这就像宫崎骏《百变狸猫》的结尾,那些失去故土的狸猫,在倾力幻出过往的田园山川之后,坐上大船,痛饮狂歌,飘往不知何在的所在,江海寄余生,寄乎天地之间。但他们仍是幸福的,因为做过梦的人是幸福的,而梦一旦做过了,就濡染过流光,长留在心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