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读者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灼灼桃花,春日正盛,但它远不及我们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校园里每天传出郎朗的读书声,有语文课文,也有《经典诵读》、《主题读写》里面的内容,抑扬顿挫、悠哉乐哉;到家里,作业等诸事毕,拿起书本阅读,如饥似渴,如醉如痴......“书香浸润心灵,阅读感受情怀”,孩子们在读书的快乐中健康成长......

回顾一下自家孩儿的读书之路,读书之乐吧------

最好的伙伴是------书。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带她去同事家玩,无意中发现一本《婴儿画报》,孩子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咯咯笑,索性就给订阅了全年的《婴儿画报》,直到五岁,每期新杂志一到,孩子自己先翻阅好几遍,然后拉着大人的手给她讲书里面的故事,......在这本杂志里面,孩子认识了好朋友悠悠、乐乐,以及小狗闹闹,小猫晶晶,也模模糊糊认识了很多的字;四岁的时候了解到还有一本“大书”叫做《幼儿画报》,里面有她喜欢的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这些好朋友,嚷嚷着要看,所以又订阅了全年的《幼儿画报》直至七岁,在那里面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认识了更多的字。

感受到看书之乐。

每天晚上不给讲故事就不睡觉。除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临睡前必讲一遍外,每晚还要求“加餐”讲别的故事,比如《365夜故事》、《108个好故事》、《365枕边好故事》、《开心宝贝睡前故事》等。

幼儿园阶段,主要就是以绘本为主,比如《小鹿斑比》、《小马过河》、《逃家小兔》、《兔儿爷》、《你看起来好好吃》、《月亮忘记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等。绘本图片直观,色彩明快,文字也很简洁,通俗易懂。

小学一年级,学习了拼音,以注音读物为主,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

从二年级开始,进入“无障碍阅读”阶段,接触到的书籍基本是全文字版本,每天早上上学前,每天下午各项功课完毕,晚饭后练完书法、国画,弹完琴,睡觉前剩余的时间,点点滴滴,见缝插针,抓紧阅读,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

  孩子从对书本的触摸中,视觉中,感受到书的力量,看书的快乐。从而与书结下深深的缘,爱上书,爱上看书。

体味读书之乐。

    从五岁开始,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感受读书之乐。

1.美文。其中有朱自清的《春》《匆匆》,叶圣陶的《稻草人》等,还有一套孩子最难忘的丛书《中国当代名家献给孩子们的最美图画书》,里面收载了冰波、金波、葛冰、汤素兰、王一梅、安武林等当代童书名家的美文,你一言我一语,亲子共读,醉乐其中......亲子诵读美文,共同感受美文之韵,体味汉字之美。

2.经典国学。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笠翁对韵》到《声律启蒙》、《龙文鞭影》,从《论语》到《诗经》、《幼学琼林》,从《大学》《中庸》到《老子》《孟子》,从《易经》到《孙子兵法》......坚持亲子共读,三年级之前都是每晚亲子诵读,三年级开始寒暑假每天亲子诵读,“缕缕书香沁心脾,丝丝亲情乐融融”,郎朗的诵读声中,感受我大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对我国经典国学的认知和文化知识的积淀,加深汉字的积累......越读越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越读越热爱国学并受益匪浅。

3.诗词。亲子诵读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孩子最难忘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席慕蓉的诗集《无怨的青春》,记得是三年级上学期诵读的,那个夏天,每天诵读一首,每天读完孩子都要慨叹一句,诗歌怎么会这么美?!

    从五六岁开始,陆陆续续一起背诵了上百首唐诗,期间穿插了解了词以及词牌,并诵读了几十首(没有要求会背),虽然大人很喜欢并热爱,但是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和响应;后来却热衷并“上瘾”是源自于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个契机,也因为有班主任老师的启发和激励,在孩子们心中同龄、近龄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巨大的,郭航宇姐姐、陈更姐姐,武亦姝姐姐......,她们读过的书多,背过的诗词多,就是鼓舞、引领她们前行的风向标。从那以后,渐渐地孩子从被动到主动背诗词,一七年7---月那个暑假,孩子与我一起背会了33首诗;一八年1---2月这个寒假,孩子与我亲子诵读并背会了45首宋词。自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学至今坚持未辍,又背会了近三十首诗词。我深信,诗词是一种优美的语言,里面含有丰富的情感,诵读、背诵---在读和背中再次感受汉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孩子的语感,激发孩子学语文、爱语文的自信和动力。亲子共读中,每天与孩子一起,体味读书之乐!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终身读者。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格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时不加以开导,将会在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读书能让孩子懂道理、明是非。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富贵必从勤苦得,孩儿须读五车书”。唯读书,把孩子领进知识殿堂;唯读书,可以下笔如神助般流畅;唯读书,可以启迪孩子心智,教会孩子做人。而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我们自己首先是个终身读者,家中要有读书的氛围。可以读报纸,可以读杂志,也可以读中外经典名著;放下手中的手机,和孩子一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他们同呼共吸的榜样,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诱,身体力行,不仅仅要每天关心孩子的衣食冷暖,语数外作业,还要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包括亲子共读---做为家长,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以便让她能更准确的了解书中的内容,多读多看,之后再就书中的故事谈谈隐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认识,这样我们不仅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也能密切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不断充实自己。

一七年1---2月寒假,亲子共读了23本书。一七年3---6月,亲子共读了 49本书;一七年7---8月暑假,亲子共读了 28本书;一八年1---2月寒假,亲子共读了42本书。一八年3月至今,亲子共读......亲子共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继续......

读书路上,家长要当好引路人。

     不论是从小培养读书兴趣也好,或者到大一些耳濡目染、熏陶也罢,都离不开家长在这其中的作用。既要照顾孩子的喜好,家长还要引领孩子选择,帮助甄别、遴选好书。记得有一个阶段,孩子总拿回来一些杂七杂八的漫画书,图片配以简单文字,内容看不出积极、健康意义,且字体甚小,对孩子阅读储蓄无益,对视力亦有害,遂坚决反对,孩子迫于家长权威,只好放弃,看得出孩子不情不愿;有很长一个阶段,孩子喜欢看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笑猫系列”、“非常系列”、“校园系列”等,我主观觉得杨红樱的书营养不是很丰富,但是孩子态度决绝,非看不可,无奈我在妥协的同时,陪孩子看,无一遗漏,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杨红樱的书对孩子学习语文进益无多,但是描绘出了校园里、生活中孩子们的酸甜苦辣、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们喜欢杨红樱自有他们的道理,杨红樱好比是他们的“知心老师、知心阿姨”一样,这是成长路上的一道风景,不可能阻挡住孩子们的脚步和“欣赏风景”的目光;就好比我们小时候,不管家长和老师反对,我们还是偷偷看三毛、席慕蓉一样。与其“堵、拦、防”不如引导、疏通。关键在于家长。所以,亲子共读也是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前进,一起“看风景”;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去亲自读孩子要看的书,怎么能知道孩子在看什么?这本书健不健康?怎么能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家长不与孩子一起读书,就不要恼怒孩子跟你没有话说,若干年后,也不要埋怨孩子跟你没有共同语言......

有对比才有差距。在家长引领下看了《城南旧事》、《呼兰河传》、《雾都孤儿》、《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乌丢丢的奇遇》、《波普先生的企鹅》、《时代广场的蟋蟀》、《大林和小林》、《棋王树王孩子王》、汤素兰童书系列、王一梅童书系列、郑渊洁童书系列、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曹文轩纯美小说、散文系列......等等,孩子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才恍然觉得,噢,还有比马小跳、笑猫系列更美更好看的书呀!孩子至今忘不掉林海音笔下的小英子;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以及“园子里的祖父和我”,还有那个善良能干的冯歪嘴子、王大姐;狄更斯笔下命运多舛的奥利弗......

朋友们,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轻视、忽视了甚至是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同时它也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阴,让小鸟鸣唱、筑巢;是花团锦簇,硕果累累;可以不使水土流失;可以千秋万代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但是,如果不种这棵树,什么价值都免谈。阅读,如同种树。请大家坚信阅读的力量!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贵学也”,请大家跟我一起,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共同阅读,做终身读者。让我们的孩子做终身的读者。

 

               万里小学    三年级四班    李冰月家庭

                                      2018.3.23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