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强:儿童文学阅读的比较教学法(纯干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这篇文章转自点灯人教育(ID:qjmyddr),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版)

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考形式。在幼儿期(大约三岁之前),比较出相同的东西,是发现的大喜悦,也是心智发展的大进步。比较是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比较能力的获得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日本文学教育研究协议会编集的“教科书指导手册”《国语教学·小学一年级》(新读书社,2011年版)一书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培养、发展的是选取视角、比较异同、依照顺序、探寻原因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也是小学阶段要持续培养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生发疑问:这些能力与语文学习、与语文能力的获得有什么直接关系?我认为,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用语言来建构、创造意义,进而发展健全的心智世界的能力,获得用语言来传达信息、认识世界、表现心灵的能力。可以说,比较能力是心智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这一能力是通过语言学习来获得的,这一获得的过程,当然就是语文教育的过程。比如,日本国语教育研究者浜上薰指出:“孩子们知道有以下三种‘比较方式’:(1)有的东西之间的比较,比如,夏天与冬天的比较:炎热和寒冷;(2)有的东西和没有的东西之间的比较,比如,夏天与冬天的比较:夏天有盂兰盆节,可是冬天没有;(3)与普通的写法、行为的比较,比如,‘膝盖像是在笑’,一般写作‘打哆嗦’‘边笑边哭’,一般情况下,哭的时候不会笑。”在浜上薰指出的三种“比较方式”中,第三种比较里的“写法”就是直接的言语行为,说是“写法”,其实也是阅读。“膝盖像是在笑”与“打哆嗦”,显然是文学语言与普通(日常)语言之间的比较。        


所谓比较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文本中或者在阅读文本之间,挖掘出某个语言内容、语言表现,与另外一个(或几个)语言内容、语言表现的关键性联系,通过比较,发现相互间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        


下面列举比较教学法的几种操作形式。


一、一篇文章内的比较

《六兵卫,再等一下》是日本作家灰谷健次郎(《兔之眼》的作者)创作的儿童故事,被收入日本小学国语一年级下学期教材。故事梗概如下——        

一只叫六兵卫的小狗掉到了一个很深的洞里,里面很黑暗,看不清小狗。但孩子们听声音知道小狗就是六兵卫,于是要把小狗从洞里救出来。他们跑回家,拿来了手电筒把洞照亮,看到六兵卫含着期待的眼神,听到它汪汪地叫,还挺有精神。怎么才能把它救上来呢?有的孩子提议可以找一根绳子爬下去,但因为他们只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所以很难做到,而高年级的同学又在上课。那怎么办呢?他们把妈妈们叫来了。妈妈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个妈妈说:“这可没法救。”另一个妈妈也说:“是啊,这得男人来才行。”一个孩子说可以下到里面,他妈妈就说:“你可别这样想,那个很深的洞可能聚集了很多瓦斯,被熏死怎么办?”妈妈们说着说着,就回家了。孩子们更加担心了:如果有瓦斯,小狗不是很快就要死了吗!再用手电筒照一照,小狗已经没有精神叫了。孩子们就拼命喊:“六兵卫,再等一下,再坚持一下,我们想办法。”他们又是给六兵卫唱歌,鼓励它,又是吹肥皂泡,逗六兵卫玩儿。这时过来一个悠闲地拿着高尔夫球棍的男人,孩子们求他帮忙,他看了洞里一眼,说:“还好,是狗掉进去了,要是人掉进去了,可就出大事了。”孩子们都以为他会想办法,可是他说完就走了。“怎么办?”孩子们一心要救这只小狗,于是拼命地想办法。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有一只小狗叫“曲奇”,是六兵卫的情人哪!我们把它的情人叫来!孩子们在一个篮子上系上绳子,将曲奇放在里面,一点一点地把篮子放到井底。他们的想法是,六兵卫见到自己的情人,肯定会跳到篮子里来,然后就把它俩一起拽上来。可是刚到了井底,曲奇见到情人就从篮子里跳了出去。这下糟了,两只小狗都上不来了。就在孩子们着急的时候,曲奇又跑回了篮子里,六兵卫也跟着扑到篮子里。趁这个时机,孩子们赶紧往上一点一点拽着绳子,把小狗拽了上来,六兵卫得救了。  

  

   

对这样一个有趣又有意味的故事,怎么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我设计的是孩子们与大人们(妈妈们、男人)之间的比较。这是发现不同之处的比较,可以从语言、行为这两方面比较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不同。而这些语言、行为上的不同,最后都归结到对待小狗的态度上。孩子们的心都扑在小狗六兵卫的身上,为它的处境担忧。他们先是异口同声地声援:“六兵卫,坚持住!”接着唱歌鼓励小狗,吹肥皂泡让小狗开心,可是小狗却无精打采,孩子们“都要哭了”。而孩子们叫来帮忙的大人对危难中的小狗却显得无动于衷。妈妈们只知道七嘴八舌地嚷嚷,然后推卸责任(“这得男人来才行”),而男人来了以后的表现更糟糕,在他看来,小狗掉进洞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还好,是狗掉进去了,要是人掉进去可就出大事了”),所以也就连办法都不想。这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孩子拥有着真切的同情心。在对待小狗不同态度上,显示出孩子和大人不同的价值观、生命观。因为孩子们对小狗有这样的情感态度,所以,他们才千方百计地想尽各种办法,最后将六兵卫救了上来。        


我认为,这样的比较,等于是在读者面前立起了一面镜子,在这个镜子里,读者更能看清楚故事所表现出的孩子们的善良、行动力和智慧,更能感受到故事所潜藏的对大人的不满甚至是批判。        



一篇文章内的比较可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展开。比如,在小说中,通过人物的言行前后不同的比较,呈现人物心理、性格的变化;在散文中,通过不同景物描写的比较,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在诗歌中,通过语言节奏的变化,感受抒情主人公情感的波动。

二、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比较


比较,容易发现事物的特点。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比较,如果是比较相同之处,等于是让两个胖人站在一起;如果是比较不同之处,犹如让一胖一瘦的两个人站在一起,其特点更容易被人们发现。        


我们看对相同性(同类)的比较。刘颖老师给三年级学生上“思考性”阅读课,选取的是三本绘本:《我是一只蓝色猫》《小猫玫瑰》《有个性的羊》。这三本绘本都有共同的主题指向——与众不同。这样的选文凸显了共同的主题。课上得效果很好,讨论很有思考性,学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比如,刘颖老师提问:“红与黑,究竟谁与众不同?”一男生回答:“在一群红猫里一只黑猫就与众不同,在一群黑猫里,红猫就与众不同。”        


还有不同性的比较。先看安徽儿歌《小西瓜》——

小西瓜,圆溜溜, 

红瓤黑子在里头。 

瓜瓤吃,瓜皮丢, 

瓜子留着送朋友。


如果单独来看,这首儿歌的艺术特点并不那么明显。可是,如果将一首儿童诗与它放在一起,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为了使比较更有效果,我选取了一首我翻译自日本诗人畑地良子的同样写水果的儿童诗《柠檬》——   

柠檬 


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薄薄地切一切, 


就会明白柠檬的心。

薄薄地切一切,

 

滚出来好多个车轮。

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 


车轮,车轮,车轮。

柠檬

 

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诗歌是要朗诵的。只要一朗诵,《小西瓜》与《柠檬》在韵律上的不同一目了然。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儿歌更具有音乐性,儿童诗则更重视情感内涵。        


除了韵律上的不同,在对“小西瓜”“柠檬”形象的描画上,两首诗的手法也有不同。在儿歌中,“小西瓜”的形象是生动的,同时又是直接而具体的,那是对印象的白描,是一种客观的形象。可是,《柠檬》这首诗所具有的就不是形象,而是意象。这一意象不是纯客观的,它是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它包含着一个主观的思想:“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另外,“薄薄地切一切,滚出来好多个车轮”,这也是富有个性的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想到远方去”——这是柠檬和一个隐含的抒情主人公共同构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上述比较出来的差异,其实既是《小西瓜》和《柠檬》之间的差异,也可以视为儿歌和儿童诗这两种不同文体(虽然同属诗歌)之间的差异。我在讨论儿童文学的分级阅读时,曾指出从“形象”到“意象”是分级的一个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写“形象”的《小西瓜》就应该放在低年级,而写“意象”的《柠檬》就应该往中高年级放。       


类似《小西瓜》与《柠檬》的文体风格的比较,有很多操作可行。比如,将乌克兰民间故事《手套》与西顿的《春天狐》放在一起,可以比较出拟人化的动物故事与写实的动物故事对动物的描写方法的不同;将典型的寓言与童话放在一起,可以比较出寓言的教训性和童话的故事性;将民间童话与文人童话放在一起,可以比较出民间童话的语言的口语性、叙事的模式化,文人童话的语言的书面化、叙事的独创性。        

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文体意识,重视对不同文体所具有的不同写法的揭示。周益民、蒋军晶等老师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都显示出了文体意识。比如,周益民老师的绕口令、颠倒歌、图像诗等专题阅读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的教学。        


我也曾听蒋军晶老师讲《文成公主进藏》。授课中,他将具有民间故事风格的《文成公主进藏》,与一段关于文成公主的历史叙述相比较,提出“两个作品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一学生回答:“民间故事写得具体,很吸引人,历史故事是概括。”有学生表示“喜欢历史故事,因为很真实”,显露出对历史的兴趣。蒋军晶老师说:“民间故事里,主人公可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历史故事里,主人公死了就是死了。”这样就感性化地揭示了民间故事的虚构与历史故事的纪实这两个不同的文体特点,是非常高水平的教学处理。        


还有,蒋军晶老师自觉探究的“群文阅读”就有比较的功能。他讲新美南吉的幼年童话,将《去年的树》与《大鹅过生日》《猴子和武士》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呈现了伤感和幽默两种风格,使学生既体验、感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又看到了新美南吉这位作家的故事世界的丰富性。        


另外,薛法根老师自觉探究的“语文组块教学”中,组合多个阅读文本,“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这一方法也包含着比较的功能。比如,学习白居易的《微雨夜行》,就围绕“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这句描写微雨的诗句,同时编选了南宋诗僧志南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还编选了朱自清《春》里写“像牛毛”的连绵细雨的一段文字、《雨》中描写阵雨的一段文字,“整合成以‘雨’为核心的教学块,在学好原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的过程中领悟蒙蒙春雨与绵绵秋雨的不同、白话文与古诗句有别、微雨与暴雨迥异,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腻”。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一些儿童文学读本(比如我编著的《快乐语文读本》)都采用了单元结构的编写方式。教材和读本的单元设计,就应该考虑到各阅读文本(课文)之间要具有语文学习的各种关联,其中,比较功能就应该有所体现。我编《快乐语文读本》时,就有意设计了一些可以进行比较的单元。比如,在“我看见了风”这一单元里,对高帆的《我看见了风》与米尔恩的《小山上的风》这两首同是写风的诗,就可以比较两者写法上的不同;在“迷人的夜空”这一单元里,同是写星星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此诗被收入初中教材,但是,我认为放在小学阶段学习效果会更好)与痖弦的《流星》,也显示出不同的写法;“送你一盘多味豆”这一单元编入了四种短篇小说,目的是比较出侦探小说、现实生活小说、科学幻想小说、武侠小说的文体不同。

三、好作品与坏作品的比较   

文学阅读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眼光。将好作品与坏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我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一书中曾批评教材编写者对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的改写:“删削后的教材是把一棵枝叶婆娑、摇曳多姿的大树,变成了劣等动物园里的供鸟类站立的秃枝。”后来,我在上海听到了窦桂梅老师将安徒生的《丑小鸭》原作与教材(四年级)进行比较的阅读课。听着窦老师和学生在比较中对原作和教材的精彩解读,我更加确信经典、优秀的儿童文学具有极高的语文教育价值。        

窦桂梅老师在清华附小也讲过这一比较课。课上,一学生说:“现在想来,课文就好比方便面的那一小袋菜,都是脱水的干菜,被水泡在面中已经没有了菜味了。译文呢,就好比新鲜的蔬菜,好吃!”将好作品与坏作品进行比较的学习效果已经清清楚楚了。        


周益民老师也有过选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与教材相比较的教学实践,以下是他的记录——        

刚才说了很多选文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我们老师的一个真实的教学课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里面有个口语交际练习“我长大了做……”,教材呈现的方式就是给了一些图,画面显示教师、医生、战士等的职业形象。根据这些图,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课是一个怎么样的面貌。学生所说的无非就是长大了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长大了做医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我觉得学生所说的是一种公众的语言,从北方到南方,上这个课程都是这样的。后来,我想起来一本图画书,我们就拿了那本图画书,日本的《长大以后做什么》。那本书非常好玩,问蒲公英说长大以后要做什么,蒲公英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大狮子”,问小鱼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小鱼说“长大以后要做大鲸鱼”等等。问蜡笔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长大以后要做一片大森林”。图画书带进课堂后,这节课的面貌就全变了。这是第二次。第三次呢,除了用图画书作资源,我们又补充了一首加拿大的童诗《我将做一个什么》: 


我大起来做喷嚏大王, 

把细菌打到敌人身上! 

我大起来做只癞蛤蟆, 

呱呱呱呱专门问傻话!  


我大起来做个小小孩, 

整天淘气,把他们气坏!


这首诗是任溶溶翻译的,很好地催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与表达欲望。        


我觉得成人本位和儿童本位有一个区别标准,就是是否张扬孩子的天性。像那种教材,其实是把儿童引向成人的一个规范化的话语方式。      


          

在周益民老师的这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语文教育的思想智慧。 

四、词语与词语的比较       

词语与词语的比较不宜刻意求之,而应该产生于阅读中的必要需求。“画面”与“场面”,就是词语与词语的比较。这一比较的必要性来自一学生对另一学生对于“画面”的判断产生了质疑,而回应这一质疑,就需要引入“场面”这一词语加以比较、辨析。        


深圳百仕达小学在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中,自觉地将“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探索“预测性”教学。申晓敏老师开展童话故事《化装》的阅读教学时,为了引导、启发学生抓准预测线索,在阅读文本的题目“化装”一词上动脑筋,有意识地拿来了“化妆”一词作比较。申老师用PPT展示了三张化装和三张化妆的照片,借助直观的照片,学生一下子就辨析出了词语“化装”与“化妆”之间的语义差异。后来的阅读教学证明,这一教学设计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在预测过程中,果然重视了“化装”这一题目给出的信息,合理、恰当地预测了故事的发展。        


有一版现行教材中有《秉笔直书》一文,这是林汉达写得不错的历史故事。教材对这篇课文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比一比,然后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我认为,这个针对词语学习的教学设计目的性不够明确。我到课文中查了一下,除了“直言”,其他词语在课文里面都找不到,就是说,“美言”“谎言”“谣言”“忠言”和这篇课文没有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材编写者就不该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我当然理解教材编写者是针对“直言”的教学设计,而且也不是不能拿课文外的词语作比较,可是,因为拿来的“美言”“谎言”“谣言”“忠言”的语义,与“直言”语义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所以,造成了学习目标的模糊不清。我觉得,如果拿“婉言”“讳言”来与“直言”作比较,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更 | 多 | 阅 | 读

  • 医生妈妈给女儿画的急救流程图:如果我出事了请这样救我

  • 美得令人惊艳的民国老课本,难怪出了那么多大师

  • 学习好又长的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满满的安全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3分钟的视频让99%的人泪奔:有人深深爱着你

  • 盘点全球八大不走寻常路的图书馆

  • 0-12岁娃分级阅读指南(含2份最强大书单)

  • 五张价值连城的家庭教育表, 所有教育问题大彻大悟(值得收藏)

  • 李岩:距离高考30天,确保一切“正常”

  • 一位被清华录取的学霸给中国父母的8点忠告,惊醒了无数家长

  • 另一个《疯狂星期二》,当外星人遇到神奇动物 | Mike探索号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这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