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吴东民书画作品赏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吴东民,男,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海南省文联巡视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主任、副主任。

书法作品入选历届国展、中青展、书法兰亭奖展,以及全国各类专项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及全国第十届美展,国画作品参加全国画院一、二届双年展。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三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吴东民作品
诗情墨彩  画意家园


——读吴东民的山水中国画

                                                                                                                       文/冯麟煌

       东民素以洒脱、圆润、劲秀犹如杨姿柳态的书法艺术称扬于书坛,颇为诸多同行和读者所认知。然而东民艺趣不寡,也书也画,画也能独辟蹊径,引人领览其另一艺路的别样风光。

      最近东民赠我一册题为“绿色家园”系列中国画选,印制精美,大多是他的代表作品,着意读来无不令人欣然说好。他的纸上画图全是他所深深眷爱着的海南故土乡里山水家园。苍山沧海,春江秋水,莽林烟树,山居黎寨,沃野田园……均走进画来,构成幅幅山水交融云腾雾缭气势恢宏磅礴的迷人景致。这也是国人早已心魂牵系久而仰之的那块生态勃勃的芳岛净土———海天碧蓝,山川葱绿,田园青翠的人间仙境。画家以他聪敏的灵智,盈腔的激情诉诸于椽毫墨彩,尽兴泼染于张张宣纸之上。阅画之际犹见画家作画之时情感的渲泄似乎淹没了那技巧的表达,总以缕缕笃爱衷情打动着读者,不是让你仅仅去欣赏他惬意的挥洒诱人的兴味,而是教你心醉神迷地去追慕那丹青所营造的处处奇甸妙境,教你生发出激赏之后的感慨:若能徜徉于这片芳园之中看山看水洗尘养心该有多好,哪怕当一介渔人耕夫也不负此生!这不就是东民家园山水画的写意用心和它所产生的艺术魅力么?

吴东民作品《富春山居》 

        东民的绘画也和他的书法一样不但注重感情的投入和诗情的抒放,而且笔路巨细繁简轻重缓急之运行以及色彩浓淡疏密之铺陈也颇为考究。这考究又都随着创作激情的飞扬起伏而定夺。依我看,他的画主要由三种色调构成:浓墨、淡绿、空白。近景的山石莽林多为重泼浓黑,远山和高树多为轻描浅绿,天海飞瀑行云流水多为留下的空白。画面自近而远,由浓而淡,层层推而远之,逶迤而去,景致显得苍茫旷阔,浩浩渺渺,泱泱悠悠。一座山,一泓水,一棵树,一磊石,似是有意安排,又似是自然所在。几间茅舍草屋,一处流水少桥,皆幽幽隐藏躲闪于绿荫深处,好一个“万绿丛中有人家”。三两飞鸟,二三横舟,皆渺渺浮动点缀于流岚烟水中,无限缠绵悠远。美哉!山雄水丽,树影石魂,芳草田园,都如梦如幻般沉浸在静静的绿韵中。静静的丛林绿海,房子积木似的披沐着椰风蕉雨,那是我童话般的家山,恬静安谧的故园。那里四时春绿四时花,总见诗情盈满,牧歌轻扬,莫非陶公就耕田采菊其中,坡翁则竹笠木屐在散有牛粪的乡路上醉意行吟。谁人亲临此境,无不油然生爱而久久眷恋流连?!画似真境,画如其人,有情画家方能写出如此有情画。我想,东民山水画的绿色家园情结就在于此。

吴东民作品《琼南春色》

吴东民作品 《山居春晓》

       读了东民数十幅山水画后,我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画面上竟然找不到半点醒目的红色(除了题字落款处的印章外),此举纯属画家刻意所为。因了他笔下所描绘的全是一派绿色世界,静态意境,故容不得半点“红”参在其中起“闹”。这样,画面就会显得更为淡雅、庄重、柔和、静谧。其实东民的山水画着墨十分得体,时而用墨如泼,时而惜墨如金,浓淡虚实往往相补互弥。因而画面布局也就均衡醋畅,湿润舒缓,生机勃发,物象跃跃然而呈涌动感。加上作为中国画东民以清丽点睛的书法题字于边角也给画面添色不少。总之,东民的绘画已走出自己的路,形成自家的画风,这是值得嘉许的。然而,我记得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说过,艺术无止境。当然,读者对艺术家的要求也是无止境的。我相信东民会深谙此理去奋力犁耕,要这生活无比深厚的大地广野,阳光无限的艺术春天。

吴东民作品《雾绕王下岭》 

吴东民作品《云壑清泉》


高睨古人  濡墨萦怀


                                                                                                                   文/周俊杰

 我总在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思考数十年,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天生的才华;2、丰富的学养;3、超人的勤奋。历史及当代均不乏具备此三者的书家,而近来尤为我关注的乃远居海南的吴东民兄。原因:1、近几年多次出差此蕉风椰雨之岛,总有与东民兄相晤并观赏其作品的机会;2、海南一直给人一种远离中华文化核心之感,而竟然出了一位纯属本乡本土的书法大家,不能不使人惊叹、感慨并充满疑问。这也许正是我乐于撰写此文的原因吧!    

我的朋友雨苍曾说过,他特别相信搞艺术的人需要天赋。“人才学”中也强调这一点,即从遗传中得到的艺术基因将决定其未来成就的高下。东民兄显然具备这一先天的因素:他对线条、色彩甚至音乐的韵律有着特别敏锐的感悟力,从具象到抽象,从绘画到书法,从乐感到歌唱,他总是较一般人领悟的快,且能准确把握住最能打动人的那些玄妙之处。你见过他的绘画吗?那山水中充满气韵和律动的章法,对每座山、每块石、每棵树的准确造型和富有节奏感的虚实处理,仿佛使我们进入到一个充满“道”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这段话正是对东民与天道、地道以至大自然贯通的真切写照。你听过他的歌唱吗?那具备专业男高音歌唱家的歌喉,厚重、沉郁、具有磁性,尤其对其节奏、律动感的准确把握,会使人认为这是一位某专业团体的独唱演员。而与音乐同为强调韵律、节奏进入到最高层次抽象美至境的书法艺术,其微妙之处,也并非很多人能与之产生真切的共鸣,并将之转化到自己的手腕笔下。而东民正是由于天赋,使他似乎很轻而易举(实则付出很多心血)准确地把握住书法美的种种因素。与书法同为兄弟的篆刻艺术,在东民那里也似乎是手到擒来,由于他对篆书的精熟把握,加之章法上的自由运用,故他在这小小方寸之间能娴熟地挥斤郢斫。我数十年前曾学过几天篆刻,后因其制作的繁琐和才气的不足,故弃而不为,由此对东民兄则从心底深为敬佩也。当然,作为一位优秀书家,他还写诗,我一直认为,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一位书家,要有较深的文学素养,而能写些诗,尤其较严谨的格律诗则尤为必要,东民兄之诗灵动、野逸而深沉,有海风的清爽、劲利,又有人间的亲情、温馨,乃真诗人也。

吴东民作品

前人讲究诗书画印,能融为一体者方为大家,今人达此境者了了,非有大才而不能为,也不敢为。东民兄则天赋高,四种技艺随意为之,便成气侯,不能不令人击节也。

这里单说其书法。就书法一项论,东民兄可谓篆、隶、楷、行、草五体书兼擅,均有坚实的基本功力。我去年在广东有次演讲,主要谈书法基本功问题。当代人对书法并不缺乏热情,也不缺思想和对多种流派的追求,但整个书坛最缺的是基本功,绝大多数人根本未在古代经典法帖上下够功夫,便迫不急待地上阵,进行“创作”,包括一些有一定地位者,始终是在书坛的门外徘徊。东民兄的作品,多年前虽创作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却显示出了作为专业书家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即已掌握了所学各体的用笔之道,较为精确地写出各碑帖每个字的结体,并大致表达出经典作品的气息和韵律。只有打好这些基础,才可能进入创作上的自由天地,基础有多坚实,创作就可能进入到多高的层次,这应是学书的不二法门。

东民兄的楷书基于北碑,在《张猛龙》、《爨龙颜》的基础上又多借助于魏墓志的清新气息,结体稳重中不乏峭拔之逸趣。其篆隶均取法金文、汉碑之经典,结体严谨,意味浓厚,然决非古典之照搬,其中融入了时代时追求的草化和变形,使人感到既充满古典意味又有强烈的时代时代气息。而东民兄一直主攻的是行书和草书,近几年几乎将功夫全用在了这两种在当代更为人喜闻乐见的书体上。

吴东民作品

去年在海南见到东民兄数十件原作,最近又收到十多种新作照片,第一感觉:震撼。我反复欣赏、研究,愈看愈感到对自己和别人作品一贯要求刻苛的我已被其艺术魅力深深征服了。一个人一生会面对无数的艺术品,但能被震撼的时刻并不多,东民兄的作品何以能打动人?首先,如前文所说,基本功的扎实,是攀登艺术高峰的重要条件。我在其所书《兰亭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作品中,看到他直接继承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风,对原作结体、气息的把握相当准确。我一直坚信:书不入晋,终难成正果。如果将自己的艺术选择停留在明清、或者再上到唐宋而远离晋人,在今日大张“新帖学”的时代似已令人感到粗疏和浅薄,缺少更高一层的典雅。“典雅”的核心是什么?一个字:“韵”,只属于晋人的韵致,这是后人一直追求但又难以达其高度的艺术标准。东民兄面对如此迷人的书法最高目标但却又是往往陷进去难以自拔的“双刃剑”,义无返顾的向前走去。在进行了较长时期临摹学习后,便一步步试图从“二王”这一“美丽的陷阱”中走出。一千多年来,这“陷阱”倾迷倒无数不能自拔者,也激发了无数企图另辟蹊径者,但成功者了了。东民以其自信和才气,一直与“二王”们进行对话,在研究、在领悟、在逐步获得其真诠。这是一个宏大而艰巨的目标。他达到了吗?我们看作品。

吴东民作品

最近创作的几件可谓之巨制的作品给了我们回答:长卷草书《千字文》、《前赤壁赋》、《前出师表》、《后赤壁赋》以及12条屏杜甫《秋兴八首》等,均以其浓郁的晋韵意味及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成为他的代表之作。书写《千字文》是历代书家必须要做的功课,各家都希冀书写出自己的独特面目,这也是对一位书家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可称之为大家以至大师的考验。东民此作,秀润、典雅,却又充满奇趣,从字的结体到整个气息荡旋着晋人的韵味,也有当代人所欣赏的结体微妙变化和用笔的灵活多变。从中我们似乎感到了他敏锐的感悟能力是如何驾驭着他的那支毛笔,在既稳健而又不乏激情地一步步创造着这件可以传世的佳作。而我更为欣赏的是其草书长卷苏轼《前赤壁赋》。此作字形变化更大,章法更为从容而奇峭,气息尤为畅达。面对此作,人们不会平静,心会随着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线条而强烈的跳动,我们仿佛聆听着一首交响乐,那抽象的起伏不定的线条与乐音的旋律相糅在一起,将人带入一个独有的审美境界之中。我反复地品味,一直在沉醉着、沉醉着,脑中突然闪出一句话:此作是可作为当代书坛代表作而流传后世的,若干年后可验证余此语之不妄也。其它几幅长卷及《东坡居士记承天寺夜游》、《论书一则》、《石涛题画诗等条幅》、五段式《唐人绝句》等,也都以其对传统精到的把握而又能从中脱出的创造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东民的“创作”是有着严格的“度”的,这正是他的睿智之处。当代人急功近利、急于成名者多,故一不下功夫打基础,二不顾及传统诸基本因素而求新求奇甚而求怪,这是艺术上不成熟的表现。从整个书法史的进程看,创作上的稳变乃艺术发展之规律,有时的“突变”也是在“稳变”多年后有序的爆发。东民将自己置于当代又一次帖学复兴的大潮中,以自己的坚实探索将当代帖学向前稳稳地推进了一步。

吴东民作品

东民不仅是一位艺术上的实践者,他还是以一位“思者”的身份引领着海南甚而当代书坛的发展。他强调当代书家应在历史、时代、个人风格三者缺一不可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强调书家应具有修养、功力、才能,“即所谓的知、会、能三因素”(所引为东民语,下同),这一切均“表露在心性中,直接流泻在笔端使转上”,“真正驱使书法作品及作者本人能够别开生面和茅塞顿开,是书家自身对书法艺术的深层把握,在极佳的创作心境、灵感状态下去获取神妙之作。”他有着鲜明的审美追求:他以传统为根基,取法“二王”、米芾之意,逸而不野,奇而不诡,内敛而跌宕,集遒强、涩劲、雄浑,伟岸等力之美,又融隽秀、雅韵为其内蕴,“在大脑神经系统指挥下,快速的、有意无意间的、自由的、放浪形骸的……瞬间爆发、喷涌出来,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于尺牍之间。”他是一位书法主体论的坚定支持者、实践者,是一位深深了解于书法本体,本质的思想者。他还以诗人的情怀融入书法,“高睨古人,濡墨萦怀,放浪形骸”,他说:“墨香书韵令人眩晕,让人忘却烦恼和疲惫,更有阅读之悠然,聆曲之曼妙,尽情地、不由自主地充满表现自我的心性与张力,在似漫不经心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游离万物之外的快感。”他的思、他的行,与作为高扬主体精神的书法艺术的本质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这是艺术创造中很难进入到的最佳也是最高的境界。

我很惊异,东民在文联、书法界担任如此多如此高的职务,事务性工作之繁重可以想象得到,然而他又创作出如此多的艺术精品,我想,除了天赋外,勤奋则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艺术不是“玩”出来的,玩只能玩出个小家碧玉,出不了大家,大家是须以一生的勤奋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才能得到回报的。东民的成功证明了这一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东民为人豪爽、直率且善良,你与他打交道不用担心什么,将心掏去就是,他回报你的也将是在畅开着的心扉中那一颗真诚的、滚烫的心!这也许是作为一位艺术大家更重要的品质。

吴东民作品

感谢您阅读本文,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微信号:tzshnhyjh,获取更多经典美文。记得阅后分享到朋友圈哦!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