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万个民间故事,一部中国版“格林童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对孩子来说,睡前听妈妈就讲个故事才能安安心心上床睡觉。


即使那些故事已被讲过很多遍,也百听不厌,总要在“后来呢?那后来呢?”的追问下再听一遍才能满足。


儿时妈妈所讲的故事,有鲜明的人物和简单的情节,每每让我们记忆深刻,以至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为人处世的风格。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


妈妈讲了“神笔马良”,我们懂了做人要有志气;妈妈讲了“叶公好龙”,曾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妈妈还讲过“八仙过海”、“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


这一个个美丽的民间故事,经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古老的智慧,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但是这些民间故事就像散落在大地上的蒙尘的珍珠,收录在各种良莠不齐版本的民间故事里。


有的故事只有梗概,缺少细节;有的太老太土,不具有可读性和传播力;有的被灌输了太多教育思想在里面,反而削弱了故事性,孩子们不爱听,大人们也不爱讲。


故事,一定要有趣!有趣,才有可读性,故事才有魅力,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为了让中国的孩子读到地地道道、好看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一位语文教师花了十年时间,搜集了一万个民间故事,精心挑选出82个流传最广,精神内涵最丰富的,同时也会特别符合孩子趣味的故事进行重述,从而编就了中国版“格林童话”。


她便是一苇,本名黄俏燕,广东东莞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一位11岁男孩的妈妈,2009年冰心文学奖得主。


△一苇



〡开始那段时间很痛苦〡


“当我完成了这两百多个民间故事时它们的迷人让我和我的童年我的爷爷联结了起来”


我们都在猜测着一苇之所以终于动手开始是出于一个多么大义凛然的原因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她不过是因为太痛苦了。


一种失去最重要的人的痛苦。


一苇的童年和爷爷最亲,而爷爷也是她各种老神怪故事的启蒙者,“书里第一个故事《狗耕田》就来自我爷爷。”一苇说爷爷是一个寂寞的老人,双目失明,无人理会,天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一苇讲故事,讲《封神演义》的外传,讲各种民间野史。


△书中的插图,一苇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一苇是同龄孩子之中哭得最伤心的那一个,“很伤心,后来长大了我知道了,那是一种失去的感觉。”


而到了2010年,一苇再一次有了同样的感觉。

先生离开了。


“这是一种相同的痛苦”,一苇说,让她想起了童年时的那个时候,于是她决定要做点事情,或许能让自己走出来。


重述中国故事的愿望积蓄已久,她停下了前几年一直在进行的原创,开始专心做这件事。


“这些田野当中生长起来的民间故事。里面有文化、有诗词,稍加润色,就是异彩纷呈。”一苇觉得这些应该是中国的“格林童话”,有深度有传承有智慧,它们应该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



〡重述的过程是艰难的〡


“所有的故事都在解决一个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7年重述了253个民间故事,这个时间其实相当枯燥。


从一开始去图书馆翻越资料发现都不满意,到后来开始摸到门路,踏着学者们已经研究筛选好的提纲一路慢慢走,一苇的重述故事之路才走的没有那么辛苦。


最开始,她遵循的是汕尾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列的100个民间故事目录,“这些故事和我的童年记忆很相似,我要完成它们。”


所以一开始的重述,也是从一苇自己的童年寻找开始的。


△书中的插图,《禅的故事》


而到了后来,一苇不断地去寻找,一直碰到了她以前没遇到过的故事,“现在学者们所做的工作比之前丰满很多,每个省都有一套民间故事集成,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筛选、考究、整理和重述。”


对于故事的选择,一苇有自己的想法和挑选方式,“首先被时代流传下来,以及被学者们挑选出来的故事,肯定是珍贵的。“


再然后,就是对故事意象本身的考核。


故事本身要精致,它们才能在中国从发育到成熟,一苇笔下的故事都是精彩绝伦的。用她的话说就是,“傲然地在这里”。


△书中的插图,《金鸡下蛋》


“所有的故事都不是生活之中的东西,是一个遥远的梦境,讲了之后,就是梦个 梦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表面上带着过去时代的痕迹,内核里是中国传承的文化。”


另外一个筛选标准就是,故事的深意。


“要有内在的深意。那些比较深邃的故事。既有表层的有趣,也有内心的东西。”


一苇说,先生去世的那段时期,她有自己去研究心理学,对荣格分外推崇,“而故事里面意象的分析,对她成就这些故事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所以别看那些民间故事很接地气,它们不仅动辄文化诗歌出口成章,哲学意味也很强。所有的故事都在解决一个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一苇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妈妈,在那段时期,在这几年,也得到了不菲的收获和成长。



〡儿子是我的第一个听众〡


“和儿子一起养故事和学生一起把故事变得更好”


开始重述故事的时候,儿子5岁,七年后,儿子12岁。


一苇重述故事的这十年,正好是儿子听故事最旺盛最疯狂的时期,于是一苇最常见的,就是跟儿子口述故事的雏形,一边讲一边整理,“因为老师工作也挺忙碌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一个故事会在我心中养很久,对的,我称之为‘养’,而这也有好处,故事在心中养得久了,再通过跟儿共读讲出来,之后下笔写出来的时候,文气就比较连贯。”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一苇的笔下的民间故事,虽然也会像传统故事那样有神神怪怪,但读起来洋洋洒洒,流畅,一气呵成。


△书中插图,《云中落绣鞋》


一直以来,一苇和儿子有两个共同的阅读时间,一个是早上早饭后半小时,另一个睡前半小时。


“小时候是各种绘本,后来,会读我《中国故事》的文本,再后来他迷上了郑渊洁,现在他正在读水浒的原著,和一些国学原本,我读一页,他读一页。”


所以说,当这些故事帮一苇慢慢走出了痛苦的时候,它们也帮助了那个时候的孩子,并且一路伴随着孩子成长起来。


很幸运,被伴随成长的并不仅仅是一苇的儿子,这两年,一苇班上的学生都是这些民间故事的受益者和提建议者。



丨创新装帧,让孩子爱不释手丨


《中国故事》装帧设计非常特别,最外面的护封,是一张大海报折叠而成,内容就是书中的版画。



海报正面是故事《蛤蟆孩儿》中的公主,反面是故事《一苇渡江》。



内文的版面采用竖排,看起来非常传统。


为了避免“串行”的问题,又分了上下两栏。孩子们读了,都觉得非常有趣。



书中的插画是由艺术家萧翱子(著名绘本画家蔡皋之女)创作。她以粗犷的版画来表现中国故事从大地孕育而出。



这本《中国故事》,里面有浸润心灵的情感,脑洞大开的灵感,属于人生的哲理和甜美的爱,信心与责任的力量…


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心灵的沃土,让孩子在故事中洞察世界、开阔心胸,健康成长。



孩子在最好的时间

听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故事

这粒种子未来会成长

为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样子



延伸阅读

《中国故事》

作者: 一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长按扫码购买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蕴藏中国人文化和心理根源的中国民间文学和童话故事集,由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语文教师一苇历经十年整理重述。


本书插画和题花由版画艺术家萧翱子带领学生创作完成,将与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一起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



一起来阅读陪伴你成长的那些故事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