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幼军走了!最好的怀念:重温经典“小布头”“小猪唏哩呼噜”......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魔法Auntie张弘说:2015年8月6日,估计大半个中国都在为小鲜肉“舔屛”,一条百余字的新闻很容易被人忽略:


一代童话大师孙幼军8月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孙幼军1933年生于哈尔滨,他写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等曾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及多个奖项,伴随很多读者长大。你还记得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橡皮小鸭、铁头飞侠吗?


世上再无“怪老头”!这种揪心的痛,难以言表。


孙幼军,是中国最好的童话作家,没有之一。小布头、小猪唏哩呼噜,是跨越时空的经典,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生都温暖心头。







春风文艺出版社的这段介绍,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那么可爱的“怪老头儿”:


他是一个痴迷书的人,为了借到书,以衣食相换;他很小就建成了自己的图书馆,一直为读者免费借阅很多年。

他是一个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天天记日记的作家,积累了上千万的文字。11年前突发脑血栓,患病后就开始整理日记。


他是一个天才,自学日语和俄语,翻译了7部著作;他曾获得省队滑冰冠军;他曾停下学业去参军,一年后,回到学校跟着原班参加高考,一样考取北大。


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喜欢钓鱼、喜欢汽车,70岁考取驾照。


他是孩子一样单纯、善良、率真、宽容、友爱、淘气的人。

他是一代童话大师,他是真正的“讲故事的人”。


怀念大师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重温他的经典。去年夏天,魔法童书会曾专门有一期,介绍他的“小布头”,收到很多赞许与肯定。


旧文重发,让我们搬个小板凳,坐到小布头身边。当年,20来岁的孙幼军,也是被大院里的小弟妹围着缠着即兴讲故事(小布头里的许多人物名,就取自这些孩子的真名),讲着讲着,就讲成了传奇......


有那么一个小布头……


小布头?小布头是什么哪?



小布头,嗯——他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布娃娃。我现在就来讲他的奇遇,也就是说,讲他遇到的许许多多新奇的好玩儿的事情。这个小布娃娃……


这个小布娃娃有名字吗?


有呀!当然有名字!“小布头”不就是他的名字吗!对的,他就叫小布头。这个小布娃娃……


这个小布娃娃干嘛起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呀?他怎么不叫胡小燕,怎么不叫陆梅,怎么不叫豆豆呢?


那是因为……因为……


唉呀,孩子们,要是你们老是这么插嘴,我的故事就要讲得乱七八糟了!现在轮到我讲,你们就别说话。我从头讲起,一定把小布头的奇遇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我讲完了,还有什么没讲明白,大家再问。你们看好不好?


今天“魔法童书会”的开场,不是我讲的哦,而是来自《小布头奇遇记》的开头。是不是特别有趣,一下就把你拉回了童年,搬张小板凳,围着幼儿园老师听故事?



一说起童书,你想到什么?绘本?城堡?公主?还有那些国际大奖?一本本畅销童书眼前掠过,是不是少了咱们中国的?


中国童书也有经典的,《小布头奇遇记》就是其中杰出的一本。它诞生于1961年12月,不仅现在的爸爸妈妈小时候读过,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小时候也读过。我手头的1993年版,已经是第19次印刷,超过100万册了,连作者自己都亲自去出版社要求不要再版了,但是读者要求一版再版的呼声一直很高,可见它的“经典范儿”。我在图书网站上看到不少这样的留言:


“记忆中的小布头,还是一样的插图,这次看见了毅然的买给4岁的儿子,这是他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时候我读给他听,有时候自己会拿起来看,孩子很喜欢,语言依然很切合孩子的,不错~”


“每天晚上睡前给儿子讲,他都会担心小布头找不到小主人苹苹。”


“这是刚上小学一年级儿子的寒假指定读物,一拿到手就想起了我的童年,30年过去了,我和儿子两代人的差距,要读同一本童话故事。时代变迁,现在孩子会喜欢以前的故事吗?结果是还行,挺吸引他,虽然一些生活背景和常识已远离现代的孩子们,但真善美的表达还是一样的。算是陪儿子读也回顾了一下我的童年吧。”


这些爸爸妈妈的留言特别实在,和不少中国经典童书一样,《小布头》里也有“人民公社”这样的曾经的“中国特色”,难免会把新一代的爸爸妈妈唬到。,它的故事本真,吸引一代代孩子的魅力何在?


先说小布头是怎么诞生的吧。幼儿园里有100个孩子,可是新年礼物只准备了99件玩具,于是小老师利用零星的布片,自己缝了一个桃红色的小口袋,要做一个真正的小布娃娃。缺少填充物,她就把自己的花棉衣挑开一个角,从里面揪出一小团儿雪白的棉絮来,一点点塞进小口袋,让它慢慢鼓成了一个小人儿。



原来这个小布头与生俱来就是一件爱的礼物啊。现在还有哪个老师哪个妈妈会这么用心地做布娃娃?想要一个?还不容易,去店里,不,在网上直接买啊。


虽然小布头是个“60后”,可是它和现在的孩子一样的脾气性格:善良、胆小、爱哭、自尊心又特强,你听它和小母鸡的一番对话,是不是经常会在孩子们的聚会上听到——


“你干嘛呀!”小布头从锅盖上爬起来,气得大喊大叫。


小母鸡吓慌了,脸急得通红,胆小地说:


“对不起!我……我当你是个什么好吃的东西哪!”



“你‘当是’行吗!要是我当你是个饺子,把你吃了,行吗!”小布头的气还没消。他不光摔得好疼,鼻子还叫小母鸡啄得酸溜溜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小母鸡还当小布头要哭呢,她更不好意思了。她说:“你不要哭,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你才哭呢!我从来就不哭。我是个勇敢的孩子!大白薯把我砸了一个大跟头,我都没哭!”


“那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小母鸡认真地说,“那回田阿姨切菜,一棵大白菜从炕上掉下来,砸到我身上,我就哭了。他们还笑我,说我爱哭。”


《小布头奇遇记》不仅写活了小布头,还有它的一群小伙伴——


“还有什么!”布猴子打断哈叭狗的话,“别在这儿瞎嚷嚷啦,还是治治你的感冒去吧!你的鼻子塞得太厉害了。”


“才没感冒呢!”小哈叭狗接下去说,“还有,他们老是揪我的鼻子,老是揪,老是揪。好,揪吧,把我的鼻子尖儿都给揪掉了!”


大伙儿仔细一瞧:真的,小哈叭狗的小鼻子尖儿果真没有了。怪不得他说话瓮声瓮气,好像感冒了似的。



只有小老虎咕哝着说:“揪揪鼻子有什么了不起,我就不怕。”


小老虎当然不怕喽,它的鼻子是用笔画上去的。


小黑熊摸摸自己的小黑鼻子尖儿,它的鼻子尖儿可是缝上去的。它小声说:


“当然喽,揪揪鼻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不过最好还是不要揪。”


小布头的奇遇,虽比不上孙猴子经历的九九八十一劫,可是对于一个小得都能从口袋缝缝里掉下去的小布娃娃来说,对于把自己认同为故事里的小布头的小读者来说,这已经够离奇够曲折的了。


用小布头自己的话概括:“开头儿,我是玩具。后来,我是‘礼物’。坐在三轮车上,坐在黑屋子里,我是机器……后来,我又成了大白薯……”它踏踏实实地在锅盖上睡觉,居然就被四只老鼠拖进了洞。它好不容易荡在风筝下飞入云间,却差点被老鹰啄个稀巴烂。一场大雪又险些将他活埋了……难怪无论在哪个年代,听故事的孩子们都要着急:小布头还能回家吗?它最后找到苹苹了吗?


是奇遇,都有美丽的结局,是孩子,都会在挫折中勇敢地长大。你看我们的小布头,最后在与老鼠的搏斗中,表现得多么英勇,哪有刚开始动不动哭鼻子的熊样——


它使出全身的劲道,拽住鼠老大的尾巴不放。



它居然“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堵住老鼠洞的后门,让剩下的坏蛋也再没法往外窜。



它甚至挥舞起锋利的长剑,刺到哪里,哪里就发出尖叫声。


和孩子一起重温小布头,看到最后你会鼓掌。小布头长大了!最美的童话,最经典的主题就是孩子的成长!那个时代的童话故事,没有高科技的噱头,没有仙子女巫的包装,只写孩子与成长,因为纯粹而显得最最宝贵。


如果你一时买不到“小布头”一书,没关系,打开以下的小音频,听张欣媛小朋友一家为你朗读孙幼军先生的另一个经典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系列中的一集。


这是“魔法童书会”(微信号:magicreading)和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闸北等联合主办的“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活动的最新来稿。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太喜欢这只叫“唏哩呼噜”的小猪的故事了,打算把整个系列都录成音频,给孩子的童年留一份最好的怀念。


天堂里的“怪老头”孙幼军爷爷,你听到可爱的“唏哩呼噜”的声音了吗?

(本期插图来自《小布头奇遇记》,填色感谢8岁的小色彩师CC小公主;本期照片感谢春风文艺出版社)


版权声明:魔法童书会由张弘主持,微信内容(含图、文和音视频)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法律顾问:上海浦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孙志祥 律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