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海陵“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作品精选——持家治业篇(二):孝老爱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孝老爱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微海陵”“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作品精选,今天请看持家治业篇(二):孝老爱亲!



善良淳朴,以诚待人
吃亏是福,但求心安

——东街社区姚其同



姚其同(左一)


      姚其同,今年62岁,一个普通但又善良坚强的女性。她姐妹姐妹四人。大姐81年因故离世,留下了两个女儿;三姐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丧失语言能力、左腿萎缩行动障碍;二姐因某种原因没有顾及大家庭。几十年,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残疾的姐姐以及大姐留下的两个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姚其同的身上。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撑起了一个家。


      残障姐姐叫她“妈妈”


      姚其同的三姐姚其玉,66岁,小时候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一次患重感冒后没有及时妥善的治疗,留下了脑膜炎后遗症,不会说话,双腿残疾,智力和几岁的孩子差不多。“我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她改口叫我妈妈的。”姚其同说,“我们没有刻意做更正,她语言表达能力本来就有限,她对所有对她好的人都喊妈妈。“


      记得姚其同结婚时,“嫁妆“就是她的三姐姚其玉。姚其玉语言、行动都有障碍,无法独立生活,而年迈的母亲已经需要别人照顾,再去照顾残疾女儿显然力不从心,姚其同实在不忍心离开这个家,她作出了一个决定,带着残障姐姐一起生活。这个决定,她一坚持就是四十年。


      她从来没有把三姐当成残疾人看待,不仅照顾她的衣食住行,而且也很关心她的健康,一旦姐姐觉得哪里不舒服,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都立即送她去医院诊治。她还努力让这个残障姐姐生活的开心,姚其玉只要看到给她买东街,就会非常开心,所以姚其同经常买东西给她,而正因为这也经常被母亲责怪乱花钱,可姚其同却说:“买点东西给她就能让她开心,这么简单就能得到幸福,应该满足她。“这么多年,姚其同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带着姚其玉,不管是参加婚宴,到公园散步,还是去超市购物。只要出去玩,就一定会带上她。


      她经常对子女说:“照顾她是应该的,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她最亲的人,如果我们都不去关心她,那就更不会有人去关心她了,而且照顾好她,我们也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百善“孝”为先


      姚其同是姐妹四个中最小的。她的妈妈一直跟着她一起生活,现在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百岁老人,在她的心里,小女儿姚其同就是她的全部,她逢人就说:“我能活到一百岁,全是我小女儿的功劳!“


      只要不下雨,姚其同每天都带妈妈到小区里散步,她说老人不能老闷在家里,出去透透气,对身体有好处;一年四季每天下午四点半准时准备好足浴盆为妈妈泡脚,她说脚上的经络多,多泡脚等于吃洋参;到了晚上,她还得充当妈妈的讲解员,因为老人没有文化,自己看不懂电视,只有靠别人讲才能懂,所以姚其同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给妈妈讲“电视”。


      正因为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对姚其同也有着很强的依赖。一次姚其同外出应酬,稍晚了点才回去,老母亲焦急万分,姐姐姚其玉坐在一边哇哇大哭。回家见此情景,姚其同很心痛。自那以后,她晚上再也不参加朋友的应酬了,再忙,七点之前一定赶回家。

“其同就是我和玉儿的依靠,一刻看不到她,我们就像丢了魂似的。”老母亲总是这样说。


      06年,姚其同的老公突发脑溢血辞世。“这么多年,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爱人。“姚其同说,她将大部分的爱都给了母亲和姐姐,对老公关心得很不够。爱人离开后,姚其同依旧和爱人在世时一样,每年到爱人老家洪泽去一两趟,探望爱人老家的亲友。”替他多做些事,算是一种补偿吧。“


      小姨娘的“母爱“


      在姚其同的姐妹四个里,大姐比她大十三岁,是最疼她的,她跟大姐感情最深,不幸的是大姐于81年因意外离世,当时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女儿,一个九岁,一个五岁,因为家庭的变故,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当时的姚其同,自己也才三十岁不到,她的孩子也只有三岁,虽然知道多照顾两个孩子会增加很多困难,但想到大姐生前对自己的关爱、想到两个孩子将永远失去母爱。她再一次做出来一个常人不敢想象的决定,接收并抚养两个孩子。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学习教育。她就像母亲一样,陪伴着这两个姨侄女,特别是小姨侄女,一直体质差,为了给孩子看病,她总是不厌其烦的给她寻医问药,还瞒着自己的孩子为小姨侄女开小灶加强营养,希望能在发育阶段把身体调整好。


      现在两个姨侄女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安定的工作,她们也说:“在她们的记忆里,从来就不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她们甚至比别的孩子更幸福,因为小姨娘给予她们的,就是母爱。“

    

      也许有人说她傻,为什么要把这些负责都承担在自己身上,哪怕少做一样,自己的压力都会减少一些,而别人也能理解,但姚其同却说:“吃亏是福,只求心安。“是啊,如果没有她所谓的傻,前面提到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都会被改写,也正是因为她所谓的傻,所有人才过上了最平凡也最渴望的生活。她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善良淳朴,以诚待人;吃亏是福,但求心安”的家风家训,她用她的淳朴、善良与坚强撑起了家的温暖与幸福。



我有一个叫我“爸爸”的母亲

—— 城西街道森森社区 张鹏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百里负米”等感人至深二十四孝故事。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育下慢慢长大的。父母的亲子之爱、舔犊之情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无私、伟大。


      魏小虎是森森社区五组的一名普通居民,一直在生产组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其母今年已经80岁高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记忆力退化,手脚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日常起居全由儿子魏小虎照顾。时间一久,老人很快就厌倦了长期闷在家里的生活,心情低落,一度走失数次。多方联系找回老人后,他觉得要有所改变,为了给老人解闷,他给老人添置了电视机,同时坚持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搀扶老人在社区、路边散步,去菜场买菜,让老人家与人多接触、多聊天,老人的腿脚不好,他就挽着老人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着,这一坚持就是几年。


      2014年9月28日这天发生了一件事,让魏小虎是既难堪又感动。这天是魏小虎的生日,晚上,魏小虎邀请了家里的亲戚到家里热闹一番。开饭前,魏小虎先喂母亲吃完饭,然后服侍上床,并打开电视机,让母亲在房间里看电视,一切妥当后,才上桌跟亲戚们吃饭。菜不过三巡,酒不过五味。不一会儿,老太太低着头弯着腰,双手提着裤子,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一瘸一拐的从房间挪了出来,抬起头支支吾吾的叫了一声“爸爸”,感受到亲戚们投来的疑惑惊讶的眼光,魏小虎噌的一下,脸一直红到耳朵根子。这场合下叫自己爸爸,母亲让自己这人算是丢大发了。更让魏小虎想不到的是,老人家叫完爸爸后继续嗫嚅到:爸爸,我好像把尿尿在裤裆里了。说到这儿老人家又不禁低下了头。大家这才注意到老人的裤裆湿了一大片,尿渍顺着老人的裤管一直滴到地上,从房间一直延伸到客厅,一股浓烈的尿骚味扑鼻而来。此时的魏小虎当真羞愧至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让他最意想不到的是,亲戚们并没有指三道四,皱眉捏鼻。儿媳妇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站了起来,不管老人家身上的污秽物,径直走过去就扶住老人家,女儿、女婿见状也马上放下手中的筷子,拿毛巾打热水、找换洗衣服,孙儿们跟奶奶聊天逗她开心。大家分工配合、井然有序、其乐融融,丝毫不见尴尬,这一刻魏小虎的老人扬起的嘴角,魏小虎湿润的眼眶说明了一切。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美德的传承,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代炎黄子孙的心里。



平凡中彰显孝女本色

——城西街道森森社区  李帅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


      在我工作的窑头村,有一家“文明户”,因“孝顺”闻名全村,就是翟老一家。翟老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师,治家甚严。在翟老家中,挂着一幅毛笔字,赫赫写着“后辈敬长辈,长辈爱后辈,文明有修养,和睦又温馨”,这是翟老秉承的家风家训。在“孝道”精神的潜移默化中,“翟家”人通情达理,尊老爱幼,尤其是翟老的儿媳妇——唐如英。凡是熟识的村民,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


      成家后,唐如英和丈夫逐渐撑起来家庭的一片天地。船厂中、工地上、田间里总是出现唐如英忙碌的身影。为了能让家庭生活驶向上坡路,唐如英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随着公公、婆婆年龄不断增大,唐如英毅然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自从公公、婆婆身体微恙,唐如英便辞去了船厂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老人。唐如英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着。清晨,当很多人还在梦乡时,唐如英便早早起床,清洗前一天的衣物。洗完衣服,唐如英便来到自家的三亩土地,浇水、治虫成为了唐如英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回家后,除了照顾年纪尚幼的小孙子,照料公公、婆婆的衣食住行成为了唐如英生活中的重头戏。


      高龄的婆婆行动不便,穿衣、脱衣都成了件烦心事儿,细心的唐如英都会在婆婆起床后帮着穿好衣服,睡觉前铺好床铺,365天每天如此;煮饭、烧菜是唐如英的拿手活儿,也是唐如英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每天唐如英都会为公公、婆婆做好营养、可口的饭菜;生活条件改善了,唐如英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唐如英时不时陪着公公、婆婆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听听戏曲,聊聊家常;由于腿脚不利索,去浴室洗澡对于唐如英公公、婆婆极为不便,但是孝顺的唐如英每次都会开着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两口去浴室。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没有让唐如英失去耐心,反而更加坚定了唐如英照顾老人的信心。


      前年,公公心脑血管病越来越严重,当丈夫日夜陪伴在老人病床旁边时,唐如英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除了照顾好家庭,唐如英还抽出大把时间去医院看望公公,给公公送饭菜、洗衣物。唐如英不辞辛劳的付出打动了病床上的翟老。


      当婆婆身患带状孢疹时,唐如英独自载着婆婆去市中心找大夫、配中药,每次都要花去不少时间和金钱,但是唐如英毫无怨言。经过了多次调理,婆婆的身体终于有所好转,唐如英也绽开了灿烂笑容。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提到儿媳妇,翟老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孝顺的唐如英爱老人、爱孩子、爱丈夫,她用自己的付出,诠释了人世间宝贵的亲情。在“孝道”家风的潜移默化下,“翟家”人,甚至街坊邻居无不效仿唐如英的凡人善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



幸福的家庭

——泰东实验学校六(2)班 沈文静




      家,一个充满温暖的字眼,光是这一个字,就能让我浮想联翩。家,你累了,是你那温柔的息身所;你受挫折了,是鼓励你重新站起的动力。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曾享受家的温暖,在普天之下,有这样一个家庭,它既不富有,也不出色,它几乎平凡到默默无闻,对了,这正是我的家!虽不富有,但却有比金钱更加重要的温暖亲情;虽不出色,但却有比出色更重要的快乐。

   

      我们家是一个绿色的家庭,因为我妈妈和奶奶最爱种花草,所以我家阳台窗户了外的护栏中,种满了碧绿的、鲜艳的花草。客厅里、卧室里、书房里,无处不有。

  

      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妈妈从厂里带回来一盆“硕大无比”的仙人球。由于我家在五楼,而且仙人球很重,妈妈根本搬不上来。于是,妈妈拨通了爸爸的手机,示意让他下去帮忙,正在做饭的奶奶似乎听到了。“是不是什么东西搬不上来”,奶奶除掉了围裙擦了擦手“我下去帮忙”。“不用了,还是我下去搬吧,那个太重了,您身体不好,多休息休息,这种重活最好不要干了”。看看,我爸爸多孝顺,我可不能败给他。“嘿嘿,我下去帮忙,可不能累坏了我的好爸爸妈妈,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嘛”我笑着对爸爸说。“善良”的爸爸不忍心拒绝他的“好女儿”,只好答应了。于是,我以利剑般的速度冲到楼下。到了楼下,我目瞪口呆。因为那个仙人球很大而且不是很漂亮。还没等我缓过神来,爸爸就递给我一双手套。“戴上它,免得搬的时候手疼”。我接过那双洁白如雪的手套戴了上去,刚准备搬时,发现爸爸妈妈手上什么也没有戴。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尽我最大的力气搬着,我们搬一层,歇一层,有说有笑的,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到了第四层,我忍不住问妈妈:“妈,你买这么大的仙人球干嘛呢?”“你奶奶房间空气不是很好,买回来净化净化。”看,我的妈妈也这么孝顺。

   

      好不容易到了五楼,一进门就香味扑鼻“哇,真香啊!”我忍不住自言自语。定“鼻”一闻,原来奶奶做了我和弟弟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这味道,已经让我“口水流下三千尺”。了“洗洗手,吃饭了。”奶奶看着我和弟弟馋猫般的样子笑的合不拢嘴。帮爸爸妈妈安顿好仙人球后,我们一家就开始享用丰盛的晚餐了。

    

      首先,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了个糖醋排骨放到奶奶碗里,又连续夹了几个给了爸爸妈妈。“你们大人辛苦了,一定要要多吃点肉补充补充体力啊!”“对,姐姐说的对,你们一定要多吃点哦,奶奶,你做的糖醋排骨天下第一好吃。”奶奶听了弟弟说的话乐开了花,直夸我们都长大了。于是,我们津津有味的开始享用起了晚餐。一边吃,一边说着话爸爸很幽默,总是讲点笑话或出点什么洋相把我们逗乐,而我和弟弟则爱讲一些学校里碰到的趣事或自己所学的东西,妈妈和奶奶永远都是我们的忠实“听众”。

    

      一顿饱餐之后,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妈妈和奶奶那儿奏出了一曲“锅碗瓢盆”交响乐,我和弟弟则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我看我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弟弟则看他的《安徒生童话》......

   

      好了,暂时先聊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讲。因为我的妈妈叫我去吃饭啦,今天又有糖醋排骨呢!

   

      哦,对了,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正是有了细胞的生长、繁衍,才有了蔓延不断的人类历史。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家,总让远方的游子,历经千难万险后,仍然念念不忘回家的路,梦不论在何方,一生的爱唯有家,家才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最美儿媳——肖玲”的幸福家庭故事
——城东街道宫涵社区  张霞


    “百善孝为先,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这是肖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肖玲女儿陈梦婷的记忆中,爸爸妈妈从没和爷爷奶奶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


      婆媳关系历来是中国家庭中的永恒话题。在21世纪的今天,有人说,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关系。其实不然,宫涵社区5组的陈晓红,今年63岁了,她只要与人一提起自己的媳妇时,笑得就合不拢嘴,连声说:“我好福气,找了一个好媳妇。”


      肖玲,原住宫涵3组,从小在邻里中口碑就好,在儿子陈小俊上高三的时候,就被未来婆婆陈晓红相中了。后来终于在1993年,肖玲嫁给了宫涵5组陈小俊。婚后肖玲口碑一如既往地好,是个知书达理,对公婆体贴入微、孝顺有加的好儿媳,对小姑子关怀备至的好嫂子。


      肖玲平时生活简朴,衣着简单,但她却不时地替婆婆添置新衣,还给小姑子和侄女买新衣服。她还计划每年给公公婆婆报名出去旅游,并对婆婆说:“家务活是干不完的,要经常出去走走看看。”这些年,陈晓红夫妇已经去过台湾、北京、安徽、浙江、长江三峡等多地参观旅游。


      最让陈晓红感动的一件事,是女儿陈霞婚房的事。女婿是兴化人,家庭比较贫困,当时就和儿媳妇肖玲商量,女儿和女婿结婚,院子的平房留作他们的婚房。肖玲却说:“就安排在楼房里吧,就当你们二老养了两个儿子呗……”


      一个人好不算好,一个家庭的幸福需要婆婆和媳妇的共同付出。平时儿子、儿媳妇主外赚钱养家,婆婆陈晓红主内,把孩子照顾的妥帖、家里收拾的整洁干净,用她的话说“这样,就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了”。


      而肖玲在面对婆婆的夸奖,却是一脸的谦虚,连声说,“我做得都是应该做的”。她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尊敬的,我只不过做了最平常的事情。而且婆婆对家里的照顾是全心全意的,她知道我和丈夫工作都挺忙的,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总是一人默默地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了,从不让我们操心。”而婆婆却说:“说实话,如果换我做了媳妇,也做不到像肖玲待我这样好。”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陈梦婷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在别人眼中,她很很善良,经常收养流浪猫、流浪狗;有孝心,对待身边的爷爷奶奶都尊爱有加,从没有独生子女身上的“公主脾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是一种最美好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千年不衰的美好传统。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孝老爱亲文化源远流长。家风传承应从孝敬父母开始,让父母在有生之年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免得一旦父母离去就“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永无声。”


大家都在看


【今日头条】海陵“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作品精选——持家治业篇(一):勤俭节约


【双过半】卯足干劲  冲刺“双过半”系列报道——农业篇


【投票】“舞动海陵”第三届广场舞大赛投票活动今天正式上线啦!分享还能赢大奖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