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举办“格林童话之夜”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翻译家杨武能先生分享格林童话背后的故事

重庆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五彩斑斓的镁光灯迷离闪烁,以《格林童话》为主线的歌舞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的观看热情,500个观众席无一空缺;南门外,星光影院,几百名家长、孩子席地而坐,观看露天电影《灰姑娘》,看着看着,他们自己似乎也成为了童话中的一员。415日晚,重庆图书馆举行了大型亲子活动“格林童话之夜”。森林、星空、盛装、立体绘本……吸引了千余人参加此次阅读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格林童话全集》的第一个全新中文译本的译者——杨武能先生也来到了现场。

重庆图书馆举办“格林童话之夜”有着特别的渊源和意义。《格林童话》的译者杨武能先生,渝中区十八梯下长大,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投身文学翻译事业,成就卓著。2015年杨武能先生将他的众多译著作品、手稿、书信等珍贵资料捐赠给重庆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特设“馆中馆”——杨武能著译文献馆,负责收藏、整理与陈列。“格林童话之夜”就是将重庆图书馆该项珍贵的特色馆藏推广于读者之中,为读者还原书中的童话情境。


“格林童话之夜”启动仪式上任竞馆长向杨武能先生献花(马恒骅摄)

 

要让孩子立体地欣赏童话的美,不仅阅读形式要多样,而且资源必须非常丰富,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深入思考的能力。基于《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情结,重庆图书馆推出“林中小径”格林童话展览。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格林童话翻译者杨武能介绍,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展,馆藏格林童话书展,格林童话绘本展,格林童话经典故事解读展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格林童话。在展出的格林童话中,最早的馆藏版本可以追溯到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曾刊行时谐译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除了中文版的格林童话,还有1948出版的英文版的格林童话故事集。

在观赏这些展览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好奇,这些童话故事是怎么来的?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国家的?为此,重庆图书馆特意推出“我与童话——翻译家杨武能先生分享会”活动,邀请杨先生讲解《格林童话》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让孩子们对童话了解得更多,更透。杨先生还通过看图猜故事、提问等形式,与观众互动,现场十分热闹。

 

杨武能先生和大家分享格林童话背后的故事(马恒骅摄)


此次“格林童话之夜”活动多故事、多场景、多形式地立体展现了书中文字,吸引千余名儿童和家长阅读并重温世界经典童话,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玩中学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让家长明白了“阅读可以变悦读”的理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更健康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起到了很好的阅读影响力。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举办这样的活动,弥补了学校和家庭阅读资源不足、阅读氛围不浓的缺陷,很好地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当然,具体到《格林童话》这本书的背景而言,此次活动还促进了与德国文化的交流,意义非常重大。 


微信号:hsb-1997

公众号:德国华商

长按二位码加关注


感谢您关注

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三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