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童话里王子和公主总是会在一起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王子随便到一片森林里,总能遇上灰姑娘;穷小子想要见到国王,无须通过官员的引见,总是能容易见到。



▼ 本文由豆瓣用户@西门不庆 授权发布 ▼


在法国诗人夏尔·佩罗发表《鹅妈妈故事集》之前,童话是流行于各大乡村地区的民间传说。它们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儿童,还有劳累一整天的农民。夜色渐浓,一群人围坐在炉边,听那些口才出色的人讲故事,是贫苦、乏味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尤其在冬季,天黑得早,漫漫长夜,只能靠炉边的故事来打发时光。


早期的童话会有许多令人惊悚的情节、会有大量心知肚明的性暗示——这些成人元素预示着民间故事的受众,大多是成年人。卡尔维诺整理的《意大利童话》中有一篇《三个老妇人》,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姐妹,三人都很年轻:一个六十七岁,另一个七十五岁,第三个九十四岁……”


瞧,这就像是马三立讲单口相声似的,一开口就把包袱抖得响亮。在这则故事里,最老的姑娘通过各种手段骗得了王子的欢心,她也在仙女的帮助之下,重回青春,顺利地与王子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然而,她的两个老妹妹还在,一旦出现在王子面前,她所拥有的幸福就会成为幻影。于是,这位年轻的老姑娘就设计把妹妹给杀害了。除去妹妹之后,姑娘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单从文本来看,这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但要是考虑到故事叙述者的表演,这则童话事实是充满滑稽的气氛。


随便翻一翻《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不管是穷小子遇见公主或遇见国王,还是灰姑娘遇见王子,他们见面的地方或方式,总是出奇的一致。王子随便到一片森林里,总能遇上灰姑娘;穷小子想要见到国王,无须通过官员的引见,总是能容易见到。


国王对穷小子的各种缺陷和缺点,也能抱以宽容,甚至是认可的态度。穷小子打败坏人的方式,有时候也让人啼笑皆非:有些故事里,穷小子以魔法令坏人放屁不已,从而获得了胜利。


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在《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一文中,解密了童话中关于“吃”、“后妈”等符号,认为这跟当时法国农民整体的生存状态相关。因为“农一旦拥有魔杖、魔戒和超自然的助手,农民主角的第一个念头总是食物”。这种镌刻于内心深处的饥饿记忆,并非是儿童所能深刻理解的。民间传说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恶毒的“后妈”屡屡出现,也是与乡村的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意大利童话》中随处可见尸体、骨骸与死人,如《无畏的小万乔尼》和《死人手臂》。尤其是后者,这死人手臂拥有几乎无敌的力量。由此可见,死亡、饥饿、贫穷同样伴随着意大利广袤的乡村。


公主、王子、国王三个形象高频的出现,并非农民们对他们的热爱,而是这三个符号具有普遍性。一则童话,在法国是一个模样,在意大利又是一个模样。虽然故事的框架总体一致,但叙述者在讲述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当地的色彩,从而使童话改头换面。比如《狼和三个姑娘》就是意大利版本的《小红帽》,《台球高手》就是意大利版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农民的意识里,公主、王子、国王(有时候还有伯爵)并不是实际的权位,而是认知的符号。


他们一方面尊敬、惧怕这些人,另一方面又总是忍不住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构、嘲弄他们。国王的权势究竟有多大,他们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总是知道国王、王子、公主这些贵族有着吃不完的肉,没有死亡、饥饿的恐惧与威胁。故而,村民们会单纯的认为王子公主在一起,就会幸福快乐。


圆满的结局,是对贫瘠生活的一种安慰。幸福快乐的王子与公主,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与想象。


卡尔维诺整理童话之时,注重原生态。也就是说,他没有像夏尔·佩罗那样去根据道德训诫的需要,去增删情节。夏尔·佩罗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时期。太阳王所带来的荣光仍照耀着法兰西,但帝国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贵族沙龙活动风行,那些善于讲故事的人,总是会受到欢迎。


同时,由于沙龙活动的频繁,风流韵事就逐渐多起来。有的女伯爵,甚至把沙龙安排在闺房里。年轻女孩在这社交活动中,被情场老手所欺骗,自然是在所难免。夏尔·佩罗的《鹅妈妈故事集》具有强烈的道德规劝之意,比如《小红帽》。佩罗希望通过小红帽的故事,来告诫女孩要珍视自己的贞操。


及至《格林童话》,这些经过格林兄弟润色的故事,服务对象终于不再是村妇农夫,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懂得道德、为人处世之重要。于是,残酷、令人不安的情节被逐渐剔除。快乐、幸福的结局,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更能促使孩子发展出健全的心理,然后去面对未知的困难。


不过,残酷的现实还是时不时地会刺痛人们的神经。在《无畏的小乔万尼》里,小乔万尼不惧怕巨人的头颅、断臂,他战胜了黑暗的力量,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然而,他并没有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直到有一天,他转身时,看见自己的影子,吓死了。”


这是多么哀伤的结局。




声明


本文版权归 西门不庆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作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