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催生鲁迅的《朝花夕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爱染流年,相思缱绻


  1906年,日本留学的鲁迅,偶然在东京书店买来的德文文学杂志中发现了《小约翰》,非常喜爱。20年后,鲁迅克服重重困难将该书译为中文出版(首印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北京未名社出版),为中国读者送上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鲁迅认为,《小约翰》“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书稿出版后,鲁迅多次撰文“《小约翰》是一本好书”,希望它能受到重视,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积极影响。

  1927年,刘半农受瑞典汉学界之托,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台静农征询鲁迅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回信说:“静农兄: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鲁迅1927年9月25日致台静农信)

  著名鲁迅研究学者孙郁在《一个童话》里说:“这一本书,直接催生他的《朝花夕拾》,我甚至觉得,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他译过《小约翰》后的一种自我追忆。”

  ■有博物学色彩的奇幻童话

  《小约翰》是荷兰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故事以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现了人成长时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的诸多冲突。《小约翰》的语言简单透明,纯净美丽,探讨的却是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

  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过,寓意我们面对人生迷惘时的共同处境。小说看似写孩子,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是深刻的哲学。《小约翰》全文用单纯透明的语言,寓意着人生的价值求索,展现了人的成长所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等诸多冲突,展现了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及人类知性内部的矛盾。

  《小约翰》的灵魂与《小王子》类似,在纯净的童话故事中,探求人生的哲理,堪称“《小王子》姊妹篇”。书中用人格化的角色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让我们在对角色的感受中,体会生命的历程。例如:旋儿象征着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也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挚爱;荣儿是旋儿在人世的化身,也是作者爱恋的对象,但最终如同幻梦般消逝;将知是作者求知欲的开始,小约翰一直想和将知找到那本解答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穿凿是冷酷的科学精灵,他有科学的钻研精神和客观精神,却没有对生命的爱,它是一把双刃剑,推动着人类前进,同时也让人变得冷酷无情。数字博士,把人世和自然的一切都归于数字,虽然简化了不少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可在此过程中,也让人世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死神,客观而公正,生命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和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等世界经典优秀的童话一样,《小约翰》并不回避死亡,且更进一步,有直面死亡的震撼而感人的描写。只有死亡才能让人最终懂得一切:“只有我才能带你找到那本书。”

  ■用当代语言重新翻译

  据出版人安波舜介绍,《小约翰》在国内主要有两个译本,一是鲁迅1928年的译本,第二个版本是2004年华夏出版社胡剑虹译本。而现在这两个版本在图书市场上近乎绝版。鲁迅的译本,在当今看来,语言略显艰涩,已经不太适合当代读者,而胡剑虹译本虽然流畅了很多,却近于儿童读物,似乎失去了一些精华。


1. 我爱你至真,你却伤我至深。

2.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3. 我多害怕习惯了谁的好,然后又被无情的丢掉。

4. 一次次欺骗就像一场场灾难,我多希望那些都是一些经不起阳光的噩梦。


5. 失望的多了,许下的空口承诺也就不再那么甜蜜了。

6. 我满腔哽咽跟你诉说旧日种种,多可笑,我以为你会感动。


7. 痛到麻木,才能笑得畅快淋漓。

8. 如果你过得不好,我宁愿换你自由。


9. 我自己都不喜欢我自己,难怪你也不喜欢我。

10. 时间它杀死了所有的从前,你也没必要再去怀念。


11. 可能有些不甘,但也被失望填满。

12. 你是因为我没有钱离开我的,那现在我比他还有钱了,你回来吧!



夜听暖音

每晚陪你入睡


点击关注加公众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