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心语】岁月的童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终于第一次踏上这洛阳的地界,然并不是去看洛阳城,是去孟津县。这个地名于我是陌生的。“孟津”一词由来已久,因夏朝为孟涂氏封国,谓“孟地”,其地置津、故称“孟津”。当然,单纯看“孟”字的由来,让我很是诧异。

孟,金文(子,初生儿)(皿,接生浴盆),表示新生儿在浴盆里。造字本义:给初生婴儿洗澡。但是,还有一种更为血腥的释义:将婴儿放到器皿里端上来,在古代有吃长子,谓之宜弟的传统(再有一说是将婴儿溺毙,因为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父亲无法确认妻子第一胎是否己出,只好溺毙保证自己的血统)。无论它如何起源现在演化为初始的,第一的。孟仲叔季的长幼排序便是,有一同学生在初夏便唤作孟夏,很好听的名字呢!

说到正题,同行四人:颇具人文情怀又有些玩心的一对神仙眷侣苏先生和张总,一位性格很好有着稳定感情的荣荣姐,还有就是渴望看世界的我。最先接待我们一行的是一位爱好历史文化却是计算机出身的小安,我对这样交叉学科的人很有好感,无它,我觉得这样的人知识面比较广,不容易固步自封,思维也更为全面。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孟津和横水的文化,以及我们脚下的宜苏山,说是一座山,现在早已看不出它的的原貌。说几点印象深刻的吧。


一、草本的生灵


锦林农业百草园里的白牡丹,和原生中国的野生牡丹很是相像,最为朴素的花型和颜色,素净无争,远不如姚黄、魏紫之属受人追捧,却是可以入药造福一方的。本以为百草园里的牡丹是做丹皮的,不想却是结子入药的,果然很长见识,班门弄斧了不是!很喜欢这些简单的生灵,造化自然,钟灵神秀是最好的状态吧。人工培育的品种热闹是热闹,追求颜色的多变和花形的重瓣,许是我未亲见这些名品的真容,暂不能不能体会那份震撼吧。


红芽香椿,那味儿着实让人垂涎三尺。清明节回家也吃到了这红芽香椿,当时我还纳闷怎么和我小时候吃的不太一样了呢?绿色的嫩芽怎么变红了?亏我当时想是节气还早这芽还嫩的缘故,却不知是新品种了,味道更佳,这便又看出人工选育的好处来。我对这些野味儿,没有抵抗力。


漫山的泡桐,一树一树的花开,清新的颜色和充满空气感的林子,闭上眼睛置身云端,可好?


二、一桌家常饭


一桌农家饭,素食为主,就连馒头的颜色都是黄白的自然色。生态园自产的五谷杂粮和野味儿,特别是香椿鸡蛋和凉拌野菜,家常的味道也惊艳了。每人一碗面,杂粮的面条,味道很淡只有些香葱,好在原汁原味,也容得下百味。一切的美味,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最大程度上保存自然的美好。只是本地菜不用那许多的调味料,不像川菜、湘菜,让你的味蕾深受刺激,豫菜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也自己的一番滋味,多用最为常见的葱姜蒜之类调味,还有便是本地特色的香草,比如我家乡(泌阳)习惯在蒜汁里加入五香叶,在拍黄瓜里加入荆芥嫩叶或者薄荷叶,还有人家喜欢吃石香,小茴香芽、花椒叶等,便在房前屋后或者盆栽里种上几棵,随时摘新鲜的叶子入菜,足够新鲜也足够有心意。


求学时期,总是心心念着故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妈妈菜的味道,这些记忆中的美好,现在吃起来,怀念的成分多一些,像是朱元璋的翡翠白玉汤,有些味道是再难寻的。但依然充满感恩,哪怕“盐巴”吃多了,路也走多了,开始尝试更为丰富的味觉体验,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又是如此吸引人,但人的味觉也是有记忆和偏好的,这便是故乡給予的,念念不忘的儿时的味道。我也在念旧里,品尝着我的新生活,用心体验,待它成为旧日时光。


三、汤王庙前的“碾”和“磨”

先说说这汤王庙(宫),原先有个老庙(炎帝庙),当作文物保护起来了,生态园又在旁建了一个新庙,并请了一位道士常驻。本地的民间信仰是道家的,却也是融合了儒释道后的今天,没有深入了解,只觉这些信仰世俗乡土也好,巩俐狭隘也罢,总归是一种精神寄托,并传承着民间故事、神话和乡土精神,也是历史文化的一种延续载体,毕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分分合合的中国,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大地,想要看些古迹实在是不易。苏老师倒很有办法,找了一位当地上了年岁的老乡,带着他去看各种古迹。


说道“碾”和“磨”,我是个门外汉,只在小时候去外祖家见过,姥爷用来磨豆浆的小水磨,麦场里孩子们玩耍的石滚和碾盘。机器大生产前,用来给麦子脱壳和精加工的工具,用人力或者牲口带着转,那情景,竟像是刻在我脑子里,也许小时候是去乡下消暑时见过,很是羡慕他们可以在麦场里、果园里、大堰河疯玩,炎炎夏日里,有夕阳下的人间烟火、井水冰的西瓜,三五归鸟,不怕热也不会累,每年都要闹着去乡下,入了中学奶奶去世后,我便再也没有这样的暑假了。


这些原始的生产工艺,持续了整个封建时代,淘汰了,来这儿创业的人倒把这些将要丢掉的磨盘、和碾之类的保留了下来,这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新农业的卖点。被淘汰的东西,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但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至少我对这触之生凉又坚硬的石头、水磨豆香味是念着的。


四、仍旧落后的村庄


去了寒亮村和会纏村,习惯了城市,这乡村留守的淳朴村民,以及每年人均一千元的收入,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建设,却还是说不出什么感觉,胸口堵堵的。何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叶茂归根,发展新农业,建设美丽农村呢!都说乡村是上帝创造的,这里的时间是四季的变换和花开花落,而不只是钟表上的指针。但乡村的确也是人创造的,是农民创造的,你看看这农田、水利、防护林……只是回到乡村,不仅需要情怀、理念,更需要能力和毅力,毕竟农业是一个投入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甘于淡泊、耐得寂寞,吃得“粗俗”、扎得下去,着实不易,向这些回乡建设新农村的人致敬!这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很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是如今中西部的农村大都是这番情景,任重而道远。


回程,张总问了周总愿意来农村的动力,缘起也简单,周总学画的恩师黄石先生便是孟津人,她想为先生的做些事儿,一干便是这几年,一个城里姑娘做了新农民,这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吧。

写在后面:小浪底库区,偏寂的一隅,鲜少人知,野生香椿静静地生长,黄色野花,传说能让人长寿的深层地下水,牧渔耕织的人,世外桃源般,只存于匆匆一瞥中。想起宫崎骏电影《岁月的童话》,现在的我们所面临的乡村建设和人的发展,也是这般吧。愿我也能有强大的内心和足够的能力,去守候内心的宁静,去创造岁月的童话。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