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写给孩子最深情的情书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3月21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蒲公英大学进行了以《阅读是写给孩子最深情的情书》为主题的精彩授课。

本文节选自本课课程实录。


来源:2018核心通识课程实录

整理编辑:秦双梅 陆悦






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阅读,写给孩子最深情的情书。“深情的情书”只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我主要还是谈以下三个话题:对儿童阅读的认识、尊重儿童阅读的季节性以及儿童阅读的实践探索。



对儿童阅读的认识



阅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生活实用性阅读;第二类是提高智力水平的获取知识性阅读;第三类是建构精神世界的文学欣赏性阅读。


儿童阅读作为其中的一种,既具有阅读的共性,也具有独特性。儿童在精神实体化的过程中,对世界和自身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正因如此,儿童阅读就顺应了儿童自身精神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丰富儿童知识和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此外,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关系怎样呢?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就能大致看出: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各成系统,又相互交叉。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儿童阅读是否只是孩子的事情?真是这样吗?我想通过一首诗来作答——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他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由此可见,一位喜欢读书、会讲故事的父母,对孩子的意义非常之大。儿童阅读从来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


回到儿童阅读本身,它包括了三个层面:其一是作为儿童的阅读;其二是回归童心的阅读;其三是为了儿童的阅读。第一个层面是指年龄意义上的儿童阅读,即通俗概念的儿童阅读;第二、三个层面,说的则是成年人的阅读。


但这部分成年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年人,而是指保有童心的成年人。他们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阅读,主动去阅读儿童书籍。


前不久,我有幸看到了葛承训先生在193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篇名叫《小学阅读教学事例》。书里谈到这么一句话,“如果认真指导,辅助读物的教学必须排列在课内,教师和儿童都要当它是正功课才行。”


你看,在1937年,我们的前辈就已经有了足够深的认识,那就是我们的功课不只是那些教科书,那些优秀的书籍本身也是正功课。



尊重儿童阅读的季节性



前面我们提到了,由于儿童的身心处于特殊时期,在阅读方面必然也具有固有的特点。因此,不论是在读物的选择上,还是在对作品的解读上,都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生理特点。


徐坚先生在1941年发表的《儿童阅读指导与读物之选择》一文中,细心地提醒大家,给孩子读的书籍“所用纸张的颜色及有光无光;天地头及书边的宽狭,是否有花边”都需要格外注意。


那么,应该给孩子看怎样的书呢?我先从下面的问题说起。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以及,孩子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对此,罗伯特··沃伦提出了几个理由:

1.我们喜欢它;

2.它包含着冲突——冲突正是生命的核心;

3.这些冲突把我们从每日沉闷的生活中唤醒;

4.它让我们流泪、欢笑、爱和憎,宣泄自己的情感;

5.我们希望它的故事能为我们如何生活提供线索;

6.它能缓解生活的压力,允许我们躲避到其他人的生活里。


罗伯特··沃伦给出的回答,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儿童的阅读面当然应该是立体、多元的,但其中的核心必定就是文学作品。


那么,今时今日,孩子的文学阅读状况如何呢?请大家看下面这张表格,该表格是北京开卷信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作家销量排行榜。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阅读书的销量非常惊人。但另一个问题是,发行量如此巨大的书籍,并不是每本都适合孩子阅读。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推荐给孩子的阅读书的标准是什么?


先来看看黄诗澹先生在193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6项具体标准:1.要贴近儿童生活;2.要适合儿童经验;3.要适合儿童心理;4.要适合儿童程度;5.要能培养儿童德性;6.要有文学价值。


6条标准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非常适用的。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前面那些发行量巨大的作品,是否每一本书都适合孩子阅读。


第二点,在给孩子选书时应关注丰富和多样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给孩子看的读物和他们手上的教材是有区别的:教材讲究规范和典型,读物讲究丰富和多样。举个例子,我在教学中曾经把电影《刘三姐》里某些有意义的片段,推荐给了孩子,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他们在教材里没有见过的内容。


第三点,要呵护儿童的稚态视角。有时,我们成年人看待孩子的一些书籍,会觉得太幼稚、不成熟,然后就以成人的标准规定他们。其实,孩子的这些稚态恰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孩子天生的眼光恰恰也是他们童年时代的特点所在。拿大家都熟悉的微型童话《小猫种鱼》举例,“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到地里。他想收很多小鱼呢!”一个老师做的教学设计如下:




通过这张图,我们大致能猜想到这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农民种花生、玉米,就收到了很多花生、玉米,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而小猫种小鱼,想收到很多小鱼,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如果以成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思路无可厚非。但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呢?他看到花生和玉米能够长出来,于是就想种出鱼来。这种奇思妙想,不正是儿童的思维特点吗?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番话使我们警醒,呵护儿童的稚态非常重要。


周作人先生是国内最早接触安徒生童话的作家,1912年他读到《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作品时,认为故事情节非常幼稚荒唐、没趣味。


但当他接受了西方人类学和儿童学理论,明白了童话对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于是他称赞安徒生童话:“天性自然,行年七十,不改童心”“其所著童话,即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还可以举个例子,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里有一篇口语交际,内容是“我长大了做……”。


该文的配图有战士、老师、医生等,按照这样的模式上课,孩子们必定会说长大了做战士、老师、医生等。因此,我在上这课时,补充了一首诗,加拿大但尼斯·李《我将做一个什么》:




补充这首诗后,再进入课题,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力就完全打开了,连同他们的语言也变得非常有意思。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给孩子看的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儿童视角的。我们成年人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探寻孩子的心理,欣赏孩子的语言。


儿童阅读的实践探索


还是先从我们的前辈说起,李吉林老师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今年已80高寿。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儿童阅读课程化的实验。


他的实验从课程结构入手,低年级有11个语文课时,他就用7个课时教课,然后用3个课时上他自己补充编写的注音阅读,剩下的1个课时用来观察说话。下面这张表格就是当时李老师对教材进行重组的实验展示。




关于儿童阅读,我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三个短语:儿童立场、经典意识和多元取向。儿童阅读的基本方式,也可以概括为三个短语:综合体验、话题讨论和读写互动。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操作的角度和方式,先说与教材的整合。


人教版教材里有篇课文叫《开天辟地》,就以这篇课文为例。首先,需要补充故事的原始材料。《太平御览·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劈,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第二段文字出自《绎史·五运历年记》:“首生盘古,垂死化生: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


接下来,补充几个少数民族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记载。首先是苗族古歌:“天刚刚生来,天是白色泥,地刚刚生来,地是黑色泥……天刚刚生来,像个大撮箕,刚刚生下来,像张大晒席。刚刚生下天,刚刚生下地,两个相重叠?还是各分离?天地刚生下,相叠在一起,筷子戳不进,耗子住不下,虫虫压里头,水也不能流……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其次是彝族史诗《查姆》的记载:“远古的时候,天地连成一片,上面没有天,下面没有地,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只有云露一团,只有雾露滚滚翻。雾露里有地,雾露里有天;时昏时暗多变幻,时清时浊年复年。天翻成地,地翻成天,天地混沌分不清,天地雾露难分辨。”


再次是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的记录:“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东神色神在布置万物,人类还没有诞生……天地还未分开,先有了天和地的影子;日月星辰还未出现,先有了日月星辰的影子;山谷水渠还未形成,先有了山谷水渠的影子。”


这些材料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结构,在呈现给孩子看时,还应进行探究性的深度学习。因此,孩子们才会惊叹地发现,在我们的远古神话里,先民们认为天地未开辟之前都是浑沌一片的,就像一个大鸡蛋一样。这样的发现正是基于他们阅读了这一组材料。


著名学者叶舒宪先生说:“在创世神话中,混沌作为天地万物产生以前的初始状态而出现,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原型母题。”我们的孩子通过阅读一组材料,发现的事情竟然跟著名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样的,这就是结构性材料带给孩子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下面再来说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怎样的呢?整本书阅读有着不同的形态,我将此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儿童自由形态的阅读;第二类是语文课程里的整本书阅读。


儿童自由状态下的阅读,就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无需深究。现在就来谈论语文课程里的整本书阅读。因为这种阅读承担着一些课程目标和老师的一些价值取向,因此,这种阅读需要设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


关于课程里的整本书阅读,我的一个建议是以话题讨论为核心展开深度阅读。因为有了他人的参与、分享和谈论,对一本书的理解才会走向深入,而不是泛泛而读。




上面这本书是2003年,我带领班上同学读的第一本书,当时我们就是以话题谈论为中心开展阅读的。我记得当时设计了诸多可供讨论的话题,如“好孩子的标准”“在书中找到了谁的影子”等。围绕这些话题,大家展开了激励的讨论,非常有意思。


比如“在书中找到了谁的影子”这一话题,就有同学说:“我在书里找到了妈妈的影子。精灵的妈妈总为精灵的学习操心,我妈也是这样。”另一位同学则说:“精灵的妈妈像我老爸。虽然二人的性别不同,但我爸也非常疼我。


有次考试,我爸特意给我买了一根油条、两个油饼,摆成100分的形状,然后看着我把它们吃下去。不过那次我还是考砸了。”这堂课的设计效果在学生们的谈论中就显现出来了。


课程里的整本书阅读通过话题的讨论,会让孩子们对该书的理解走向深入,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研究。有次,我带领我们班的学生读《西湖民间故事》。


孩子们读完后产生了许多想法,其中一位同学对“《白娘子》为什么最受欢迎”感到好奇。于是,他就对书里的各个故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个研究小报告。另一位同学则对《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一番比较,并制作了一个表格说明人们对这些人物的喜恶。




说到这,我需要提一下关于读后感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的读书走向深入,不少老师和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写读后感。


然而,很多孩子只要一听说写读后感,就经常咬紧笔杆子,在书桌旁呆坐,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对此,我们先来看看一位美国老师总结的12种新型读书笔记:





受此启发,我想我们也应该换一种方式激发孩子写读后感。以上的12种新方法,不妨都尝试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前面谈了阅读如何与教材整合、如何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的微课程。一本书的微课程其实是一种项目式的阅读活动。那么,什么样的书适合开展项目式的活动呢?


我认为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作品的主题与儿童发展具有高关联度,具有开发的价值;第二,作品是个开放系统,具有多维的可能性;第三,作品能吸引大部分儿童的自觉卷入。


再寻觅了很长段时间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这三条标准的书籍,那就是旅德作家程玮女士的两套书,一套是《周末与爱丽丝聊天》,另外一套是《周末与米兰聊天》。


我把这两套书推荐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们先阅读了解。其中有一个家长在读完后,写了这样一则书评,他说:“‘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每一本都是珍宝,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介绍和传承,更是美学的启蒙。这几本书是对人所共知的常识,进行深层次上的询问、叩求、追索、探究和比较。”


其中“《两根弦的小提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它深深打动了我,读到后来,真是热泪盈眶。这本书,并不只讲音乐,更是对中国人曾有的一种风骨和灵魂的呼唤与期待。


音乐这种艺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要把音乐付诸于文字,没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无法成功的。它是一本值得大家一读再读的书。”



看到这则书评,我当即决定,我们班的第一本微课程项目式阅读就是《两根弦的小提琴》。这是一本写中国传统音乐的小说。因此,整个阅读就可以从文学审美、参观考察、调查分析、形式分析与写作模仿等多个角度展开。


先说文学审美。因为《两根弦的小提琴》是一部文学作品,所以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朗诵会,在诵读中进行文学审美。


其次,因为书中大篇幅地介绍了二胡演奏家盲人阿炳的故事,所以我们利用假期,组团去参观阿炳的故居,然后再进行写作。




再来说调查分析。学生们先是自己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民众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情况,然后再进行信息收集,整合知识点进行宣传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与音乐相关的作品,如丰子恺《少年音乐美术故事集》等。


在丰富的微课程中,作品有时是本土,有时是载体,有时是路径,有时是路口。这就是我所说的一本书的微课程的项目式阅读。


最后,我想给老师们推荐四本书,第一本是《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第二本是《中国儿童阅读六人谈》,第三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第四本是朱自强先生的《儿童文学概论》。


我认为这四本书对于了解儿童文学、儿童阅读以及怎样更好地推进儿童阅读,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谢谢大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