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怎样和孩子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图片摄于长春,。


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都在谈论关于向学习的几篇文章,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起因很简单,有位家长给老师写了封信,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参加“向学习”的活动。因为他很难理解“60年前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斗争、仇恨教育中长大”,,更不希望“孩子那么小就被大人教导去杀人,然后被别人残酷地杀害”。

这封信体现出的价值观并不罕见,据我了解,新兴“中产阶级”很多赞成这种观点,转发这封公开信的朋友也多是这样的朋友。

好玩的是,这封信广为流传之后,网络上又出现了“老师的回信”,逐一回答了家长的忧虑。据我看这封回信不像当事老师回复的,但确实像模像样,所以也得到了不少“爱国人士”的热捧,我看到的版本迅速达到了“10万+”的阅读量。

这封“回信”讲了几点:第一,孩子不应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应当了解有过残酷的历史;第二,学习活动不会刻意强调血腥,而是引导大家向英雄学习;第三,看不起英雄,尤其是本民族的英雄,这或许是受到“污名化英雄”思潮的影响;第四,贪生怕死或许是人的天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明辨是非,勇敢站出来反对不公正。

这些说法都相当有道理,不过既然是道理,就可以通过讲理的方式来讨论。所以,下面我们不妨细致讲讲理。

写公开信这事不稀奇,冒名回复公开信也不稀奇。我还记得,十多年前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有个中国小女孩给布什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大意是“伊拉克距离你们那么远,你为什么要出兵攻打他们”,这封“正能量”(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叫法)的公开信得到了广泛流传。然后同样有“热心”网友写了“回信”,用小朋友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释“平等和自由”:你不会觉得一定要系上红领巾,你周围的人,各位老师、同学,也不会因为你脖子上没有红领巾不喜欢你,你也不能因为其他小朋友没有红领巾就看不起他们……

扯远了,回到的讨论。孩子们到底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接触什么样的世界,这个问题不妨看看大家的实际选择。比如《格林童话》,如今大家公认这是很适合孩子看的故事。但是恐怕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1812年面世的初版《格林童话》中,对于血腥、暴力、色情,其实是毫不掩饰的,比如有的故事讲的是哥哥杀死弟弟,有的故事讲的是母亲把孩子煮了吃,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想要害死白雪公主的其实是生母而不是继母…… 虽然这些故事源于民间,而且确实是要教导孩子们一些生活经验,这样的情节还是受到了广泛批评,于是《格林童话》只能一版版地改造,最终才有全世界的父母都愿意放心讲给孩子听的《格林童话》。这样看来,大家还是更愿意孩子们生活在“相对纯净”的环境里。

说到英雄,我赞同回信的观点。在孩子们的教育中,应当坚定努力树立一些好的价值——比如对英雄的感激和崇拜——这样他们以后被反复磨砺时,才不至于完全失去方向,彻底丢失了这些价值。

我也认为,英雄不应当是被供在神坛上,只用来膜拜的,而是应当对普通人有足够示范效应和感召力的。回信里用作反面典型的“洋英雄”蜘蛛侠其实相当有价值。蜘蛛侠虽然是个洋人,更是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的懦弱和挣扎,有自己的成长,他要告诉观众的也只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直白的道理,人人都可以有代入感,都可以比照到自己的生活。

对于许多“革命英雄”,长期以来的表述无法产生这样的效果,反而容易陷入逻辑困境。比如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如果英雄是天生特质,就无法要求人人都挺身而出,如果英雄是普通平常,其他没有挺身而出的人就可能受到道义上的指责。

同样出现的还有现实困境。依靠革命英雄教育塑造的是非观,孩子们应当怎样落实,这个问题似乎始终没有回答。看到公交车上有小偷行窃,其他人却被威胁不敢说话时,孩子们应当有怎样的是非观?看到手中有权的家长被刻意逢迎时,应当有怎样的是非观?看到其他人都在辛苦排队,自家人有“优先待遇”时,应当有怎样的是非观?……

而且对于英雄,更应当做的是抽取英雄身上的共通性,不断教导和强化这种共通性。那么,在列强环伺中苦守国土完整并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北洋政府外交官,是不是也有这种共通性?,是不是有这种共通性?在中勇于面对混淆是非恶势力的抗争者,是不是也有这种共通性?如果有,我们就应当一视同仁。否则,未来孩子知道其他英雄之后,多半会有“英雄仍然分彼此?”的困惑。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号召大家向英雄学习时,不应当忘记当年吸引和感召英雄的价值和力量,这是英雄产生的源头。

是1947年就义的,我们应当告诉孩子们那时候的气象:边区一人一粒豆子的投票,把文盲也囊括在选民中;,倡议组建联合政府,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土改让贫苦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于是有充足的兵员和支前力量…… 此情此景,,也让无数人相信未来会更民主、更自由、更美好。英雄诞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受这些价值的感召,为了这些价值而奋斗,合理、立体,也相当自然。否则,英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免苍白。

最后,让我也来讲个革命英雄的故事吧。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位英雄叫做丹东,他受启蒙思想家影响,积极投身革命追求自由、民主、博爱、平等。在外敌入侵时,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了战胜敌人,我们必须勇敢、勇敢、再勇敢,法兰西一定会得救”。丹东的革命意志坚定,面对敌人毫不手软,把一批又一批革命的叛徒送上断头台,与罗伯斯庇尔一起决定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革命后有一天,丹东和友人德穆兰在夕阳如血的辉光中沿塞纳河散步,丹东突然说:“看!那么多的血!塞纳河在流血!流的血太多了!”

丹东不再革命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