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文学:陶渊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在魏晋文学的发展中,陶渊明对文学,或者说在民间的地位和影响力应该是超过竹林七贤的,因为竹林七贤身上有着很浓重的文人风气,很怪诞。但是陶渊明不同,他就是个乡下人,下地劳动,喝点酒,写几首诗。并且,他为千万中国人营造了一个精神家园,我们今天还渴望世外桃源,可以说,竹林七贤更多是文人层面的行为艺术,但陶渊明是给每个普通人编织了一个梦!

陶渊明的隐世,比七贤要真切许多。

陶渊明作为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一谈到他,就要涉及他的隐居生活。你看多有意思,他一心要隐居,远离世俗,偏偏没能把自己从历史的潮流中隐去,反而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中熠熠生辉。

伟大的人物,终究不被埋没。

陶渊明的隐逸经历和竹林七贤有点不同,嵇康和阮籍压根与官场绝缘,但渊明不是,他二十岁就开始求官之路,就像今天的许多人,考个公务员,从此不愁生计。陶渊明的公务员生涯也不顺利,因为他“性本爱丘山”,直到二十九岁才做了个有史可考的小官,但没多久,辞了。自此开始他便过着多年的半工半居家日子,陆陆续续又做过一些小官,也时常做不了太久又辞官而回。

他最后一次做官便是彭泽县令,只做了八十来天,发生了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件。当时朝廷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留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去,还写了流传至今的名篇《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语文学习中的必背篇目,其实现在的公务员们更应该背背,官当久了,眼睛只盯着上面,需要看看田园,看看民间。陶渊明的这篇小赋,感情真挚,宁静悠然,寄托着他的人生志趣。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我们看这几句,一个可爱真实的文人形象跃然眼前。看到自己的家门,“载欣载奔”,边跑边笑,这种情感表达一点不做作,对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嫌弃毫不掩饰。领着孩子进家门,妻子早就斟好了酒,端起杯来喝个痛快,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心情愉悦。有家、有妻、有子女,这样的生活为什么不留恋呢?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似乎要把每个男人变成胸怀大志的人,到今天我们的教育也没能摆脱这种功利化思想,所以现在人的生活水平看似提高,但幸福指数不怎么高。魏晋文人的选择,其实代表着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这是我们今天都很少去关注的。

所以陶渊明到现在都一点不过时,他的作品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存在价值,值得每个人读一读。

最后一段:“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富贵不是“我”向往的,成仙也是不可能的。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独自外出,除草培土、登高呼啸、临水赋诗,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道路,抱定乐天安命的态度不去怀疑!你看陶渊明的思想,很澄静,很和煦,没有说非要功成名就,非要出人头地,就是简简单单地过日子,反而让他真正获得了幸福,赢得了青史留名。这有点像什么呢?每次读到陶渊明我都会想到金庸笔下的老顽童,老顽童看似疯疯癫癫,行为怪异,也从不去争什么天下第一,但他却比他的师弟——全真七子们更像道士,更加淡泊,这反倒促成他练就了左右互搏术和七十二路空明拳,武功与四大高手持平。所以成为怎样的人,追求怎样的幸福,这要看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是否坚定。当今很多人为了出名,多么无下限的炒作都可以做出来,为了面子,却可以丢了尊严。许多年轻人想的是如何变成有钱人,开什么牌子的豪车,住多大的房子,却忘了该如何做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对道德构架的冲击,令人遗憾而痛心。

陶渊明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已经参透这条真理,并且不断用文字去表现。《桃花源记》勾勒出陶渊明自己心中的乌托邦,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寄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写得好,为什么好?这本是《桃花源诗》的序言,然而知道诗的人不多,大家却都记住了这篇序。正是因为它撩动了人们心中那个渴望幸福、自由、平等的小心愿,激活了人们对大同世界的向往。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故事:武陵的一个渔夫,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这里是另一片天地,另一个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桃花源的这些人究竟什么来历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是祖上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着族人隐居在此,从此与外界隔绝。最后渔夫离开的时候,桃花源的人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这个人有点不厚道,一路作下标记,回去禀报给太守,太守派人按照标记去寻找,可是居然迷路了,没有找到。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也去寻找,结果到病逝也没找到,从此再没有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有点像一篇具有奇幻色彩的童话,但不仅仅是一篇童话那么简单。显然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所向往的家园,他不允许外人随意破毁,因此武陵人及后面的刘子骥都再寻不到桃花源了。这篇文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到今天都有许多景区声称自己是陶渊明笔下正宗的桃花源。但这恰恰没有体悟到桃花源的精神意义,我们今天消费桃花源时就已经和那个武陵人没什么分别了!我想,这也是陶渊明不希望看到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