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Coffee Club|No17.《儿童的世纪》共读方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第十六期:2016年1~2月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的《儿童的世纪》,甫一上架便进入了黑咖啡的视线,被列入“黑咖啡早晚要读”的书目名单。在一期又一期的书目投票中,它作为恒久不变的千年陪榜书,欢送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2015年真是黑咖啡的童话年啊),却在2016年开年第一期的书目推荐中,从陪榜中脱缰而出。


(向上滑动,查看共读大纲)

一、本期共读书目:

《儿童的世纪》

延伸参考书目: 

《童年的消逝》


二、共读目标

本次共读时间安排为两个月,共读书目以《儿童的世纪》为主,有余力或之前曾经读过《童年的消逝》的黑友可以将两书进行纵向对比、思考,也许能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本期主持人:竹竹丢

拾贝撷英(均为节选):


黑糖童心

通过对生命的年龄、儿童的服装、儿童的游戏几个部分详尽的记录,说明成人对儿童的观念是如何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对儿童的态度决定着儿童观的发展。这跟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如:的原罪说: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儿童有罪、生来是为了赎罪,带着这样的信仰,当时的儿童观就不足为奇的。


田鼠阿佛

困惑一:儿童的世纪,到底是哪个世纪?

作者在引言中说的是“传统社会”。书名副标题是“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什么是传统社会、什么是旧制度?书中大量出现的时间,基本覆盖了14世纪至18世纪,500年左右。

后来,从《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找到了灵感,大胆猜测,作者笔下的“传统社会”、“旧制度”,应该是指欧洲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起源)至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兴起,也就是欧洲封建社会从兴盛走向灭亡的一段历史时期。

好在最后在“总结”正文部分的第一句话得到了印证:“在中世纪和现代的开端时期”。也就是说,书中描写的时代背景,基本上是资产阶级革命前,大约500年的历史。在这500年中,儿童、家庭的观念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

引用《小王子》结尾处的一段话,作为这篇信马由缰文字的结尾吧:

“当你们仰望星空,请你们发问吧:绵羊有没有把那朵玫瑰花吃掉?你们只要关心这样的问题,你们看万物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旺妈-徐健

中国年画的历史对比vs第二章 发现儿童

《儿童的世纪》有多半篇章的分析和结论是靠图像来完成的。这让我想起对比中国的年画,不过没有找到相关的论述,但是仅以年年有余最著名的那副,就可以窥见,儿童自古是被视为吉利的影像,而非西方儿童形象即便到13世纪,人们表现儿童的意愿有所提高,但手段照旧:儿童是缩小了的成人形象(P51-52)。文章也认可儿童形象的缺失可以追溯到很多古老文明,惟有古希腊文明例外(P52)。

Ps,杨柳青年画也应该是发起于13世纪。


竹竹丢

尼尔·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主要是指德国人古腾博格发明的印刷术,成为童年被发现,儿童与成人“隔离”开来的重大事件。他认为,印刷术普及了文字、阅读,让成人有机会成为一个特别存在的群体(此前,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阅读,大部分的成人与儿童一样,无法阅读,面临几乎同样的生活环境、信息环境),一些没有必要让儿童知晓的信息、内容成为印刷品里的符号,隔离开了儿童与成人。而儿童想要成为成年人,就需要学习,学校成为必然。尼尔·波兹曼援引阿利埃斯关于学校部分的内容称,从混龄教学,到分龄,儿童逐渐被发现。但他指出,电报的发明是童年开始瓦解并出现“消逝”的开端。尤以电视的出现为甚(我目前读到的内容里,他还没有提及互联网),这些媒体形式的出现,已经打破了媒介是人体延伸的局面。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这种形式决定了它没有办法将它的观众区分对待,于是,曾经被印刷品隔离的儿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电视上获取曾经的儿童无法获取的信息。儿童开始成人化,并有消失的风险。


叶  子

某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来一一印证这些理论似乎简单明了许多,包括学徒制度、童工、中世纪的服装、教育、阶层……主人公奥利佛出生,他的经历,可以让我们对《儿童的世纪》里的种种概述有形象的认识。

同时,就家庭教育中的几种教育模式来说,和儿童观的认识都有着极大的关系:

权威型父母: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低关怀、低支持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低期待、低要求,对孩子的情感需求高关怀、高支持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对孩子的情感需求高关怀、高支持

冷漠型父母:对孩子低期待、低要求,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低关怀、低支持

 

冷漠型父母,相当于把孩子当学徒,这类的成人认为儿童和成人没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儿童观。

权威型父母,觉得孩子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需要加以培养

溺爱型父母,只关注到儿童有成人的区别,一味的去保护孩子,不注重培养让孩子做好与社会的融合。

民主型父母,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既关注到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注重孩子的心理,同时也明白社会性的需求,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我们回顾历史,就能明白一切的缘由,更好地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同时了解儿童观的发展,才能更清楚的认识现在教育的发展缘由。


三三妈妈

一、儿童观

欧洲:

直到19世纪之前,欧洲0~24岁未结婚的青年统一被称为儿童——“enfant”。

17世纪在上流社会出现了接近当代词义的关于儿童的称谓。

17世纪道德家和教育家的圈子中,开始形成关心儿童心里探索和道德关怀的儿童观。“16世纪末和17世纪的文献充斥着对儿童心理的评论。人们努力地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为了就是能够针对这一年龄层采取最好的教育手段。”(P199

中国:

明太祖以后的诸帝,亦无不重视儒家的教化作用,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颁布了《五经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儒家学说于天下,令在校生员人人诵背。

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儿童教育方面,他认为儿童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

……

虽然中国出现了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所谓启蒙思想,但处于强大的儒家一统压制之下,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官本位、僵化的教育体制,农业社会的耕读文化对于商业贸易的排斥与歧视,加之对思想的固化与对个性的压制,当所有这些向内强压的力量遇到不断外化扩张的殖民文化时,冲击和摩擦在所难免。


我绝对不吃番茄

《儿童的世纪》中讲到了两个话题,第一是作者认为,传统社会看不到儿童,甚至更看不到青少年。儿童期缩减为儿童最为脆弱的时期,即儿童尚不足以自我料理的时期。一旦体力上可以勉强自立,儿童就混入成人队伍,与成年人一样待遇。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经历极其短暂。

    第二是儿童与家庭在工业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学校的出现,意味着儿童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围绕着孩子来组织,儿童的地位也有了变化。人们的儿童观念也彻底改变。

   现代的儿童观发端于卢梭,近代把心理学家,教育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师们的理论转化成了社会共识。把儿童与原始,非理性和前逻辑阶段相联系,儿童不再是小号的成人。人们努力地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为了就是能够针对这一年龄层采取最好的教育手段。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和有理智的人。

……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观念的日益变化,导致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方式也是不同的,但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我们的家庭么?


空  桐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预言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论”, 认为儿童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他把儿童比作太阳,并要求教育活动要围绕儿童的大纲来进行,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主张儿童在“做中学”。从此,儿童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认为: “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向儿童提供环境, 以保证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进行,激发儿童的潜能。她指出,儿童是重建文明和国家的重要力量,儿童能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文化,形成自己的心理和个性。所以成人需要向他们提供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激发他们向周围学习的兴趣。成人应向儿童学习,以让自己在儿童的世界中接受洗礼,抛弃世俗中的罪恶和丑陋。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比较重视儿童的兴趣、经验,通过创设环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教育就是生活的展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儿童的潜能,实现教育对儿童生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幻想”、“冒险”与“现实中的人”是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要题材,体现童年时期儿童充满幻想与冒险的欲望。如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即以描写种种梦幻景象为特色。而史蒂文生的《金银岛》则含有“探险行为”加“神秘色彩”这样一些冒险成份。当史蒂文生在描写神奇海岛的历险时,霍华德·派尔的《罗宾汉快乐历险记》则把读者带回到从前战胜邪恶,战胜暴君和绿林深处嬉戏欢闹的美好时光。


逗  逗

工作手记(29)——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讲故 

     4-6岁幼儿家庭阅读调研课程一转眼又进行到第三个课时:故事讲述。上课前,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前期课程讲述中存在着的问题:围绕如何去给孩子讲故事谈了许多,可是关于为什么要给孩子讲故事,却基本是轻描淡写地略过。

   显然,又是一个道和术的问题。我在追逐术的道路上,忘了道是万物之本源,而术,只是寻道之手段。

   调研课程一期又一期地走下来,发现很多时候家长的困扰和焦虑都是相似的,无论是来自于对于绘本的不了解,还是来自于对孩子状态的没把握。

   想起松居直老先生的发问:在我们小的时候,谁曾是听着童谣和故事长大的呢?

   估计这个问题,会问倒许多家长。

   好故事,带给童年的是温暖醇厚的快乐陪伴,会伴随着孩子一路长大,会在心中慢慢凝成一种幸福的感觉,当孩子长大成人时,这份幸福会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

   但是,如果我们的童年没有故事相伴,但现在又希望用好故事滋养我们孩子的童年,那我们要问自己两个问题:1、你有没有童心?2、能不能讲好故事?

    于第1个问题:你有没有童心?其实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

   说说那篇大家耳熟能详的《风筝》。
   文中,鲁迅把塑造成一个残暴的长兄的形象,不仅自己讨厌放风筝,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同时也阻止兄弟放风筝,并且在发现了小兄弟背着他偷做风筝之后,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后来,鲁迅在文中写道,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鲁迅笔下的认识到:
当初粗暴干涉小兄弟,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社会的长者本位的思想,认为长者有权为幼者裁决一切,其前提是认为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在幼者之上,一切判断和裁决也是为了幼者好,比如,使他免于成为没出息的孩子。
   五四时期的鲁迅先生明确提出了
儿童本位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他写到:
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这篇文章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史意义,到现在也是余音绕梁。

   时年,鲁迅先生38岁,还没有孩子。

   鲁迅先生的这声呐喊,是否强烈地动摇了当时长者本位的社会价值系统我不清楚,但长者本位的根深蒂固,仍是渗透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长者幼者错位仍在重演,包括给孩子讲故事这件事情。

   我在今天的课堂上引用了《风筝》里头那句著名的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故意问在座的家长:你们猜这话是谁说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座的家长异口同声:外国。这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童心似乎离中国人都挺远的,尤其是成年人。

    到第2个问题:能不能讲好故事?

   有童心的人就能讲好故事,这基本是毋须怀疑的,与技巧无关。

   只有当你回归儿童本位,理解孩子的游戏天性,能进入到孩子的精神境界,真切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孩子的感受,真正产生共情,你也才能和孩子一块儿拥有快乐的共读感受。

   就像可爱的五味太郎先生:每当我看到鳄鱼的时候,总会想,真希望能帮它们刷一次牙啊。像那么好刷的牙,在其他动物身上应该很少见吧。所以,我每次刷牙时,都感觉自己好像也变成了鳄鱼。鳄鱼和牙刷之间,其实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哦。能发现他们之间的这种联系,会让生活变得很快乐。

   快乐,是生活之根本。打造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故事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好,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自省。

   父母这个职业,或许是世界上最需要学习成长的职业,作为一个合格的陪伴者,你要清楚自己的家长身份和朋友身份将在不同的时候发挥不同的作用。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像两棵树,并肩站着,但不互相依赖。而好故事,则是脚下的土壤,在给孩子输入养分的同时,也一样在给我们输入。


果  妈

  发现儿童,是发现儿童的身体、发现儿童的姿态,发现儿童的童言童语。17世纪初,西方的儿童从家庭肖像中分离出来,成为最受欢迎的模特之一。从这个规则来说,我们对儿童的发现应该也是不久,从儿童摄影兴起开始。我们正在经历着西方发现儿童的过程。从儿童摄影到家长们对儿童童言童语的记录。也许这只是在我们的周围,只是在城市,更大范围对儿童的发现还远远未来到。

……

忙碌工作和大量信息占领着我们的生活,游戏已经不再占据重要地位,甚至也许有一天会彻底从我们的生活消失。希望还能剩下我们这些“漫漫长夜里业余讲故事的人。”


小  鹂

童年被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刚刚被发现才200来年的时间,又开始怀疑童年即将消逝,发现依赖了印刷术的进步,而消逝好像与媒体传播相联,对我这个也算从事媒体传播的人来说,这真有些让我迷惑?!

我们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童年,而我们的将来就是我们的孩子。一切的成长都离不 开环境,我们的童年有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孩子呢?无疑,他们应当获得更好更丰富的成长环境。而我们能给与他们怎样的童年和怎样的环境呢?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童年才刚被认知不到一个世纪的国家,童年真的会就这样悲观地消逝了么?


深圳小刀

细读《童年的消逝》,我们会发现,波兹曼在这本书中讨论的核心问题,其实不是“童年”,而是电子媒介的发展对传统识字文化的影响。自始至终,后者才是他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所在。甚至有理由推测,他是顺着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这条线索,从识字转到教育,又从教育转向儿童生活,然后才有了他关于童年消逝的“惊人”发现。

    我们知道,在波兹曼之前,《儿童的世纪》已经从文化史的材料中梳理出中世纪以来作为观念的“童年”史,它如何出现、如何变化,最终形成现代人意识中对“童年”的普遍认识。阿利埃斯的研究,侧重于史料所反应出来的意识和观念,全书的三个部分,分别从儿童的观念(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学校生活(学校的出现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家庭(家庭结构形态的变化如何影响儿童观念)三个角度,呈现了“童年”的变化轨迹。

      ……再回到笔记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童年”的消逝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抵抗“童年”的消逝?如果在《童年的消逝》中努力查找,波兹曼希望阻止童年消逝最可能的理由,大约是“延续一个人道传统的存在”(P214)。在波兹曼的论述体系中,既然童年观念的生成是因为“媒介”(印刷术)的出现,童年消逝的后果恐怕也还是必须与“识字文化”相关。那么,这个与识字文化、印刷术、传统媒介相关的“人道传统”,指的是什么呢?


芝麻团长

贫困家庭在中世纪是没有感情的,那么中世纪之前呢?那时候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为此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在网上找资料。刚刚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部分读完,有关中世纪之前的家庭还未涉及。同时我在想,从本书作者的观点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是现代家庭的一个主要标志。而中世纪家庭,不论贫困阶层还是富裕阶层中,情感都远远弱于现代家庭。然而,有一个疑问是,就算按照本书作者讲的“父母对子女只是有那种非常浅薄的“溺爱”的情感,存留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一旦他躲过了最初的危险,活过了“溺爱”期,他就会离开家庭到别处生活。”可是从我们过去理解的所谓现代儿童观来看,恰恰正是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期。难道这几年父母对子女的哺育就建立不起情感吗?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尤其穷人。富人或许还有仆人替他们带孩子,而穷人可能要亲历亲为,这样的关系之下怎么可能没有情感呢?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照顾建立起来的,不是靠理性,也不是想控制就控制得了的。怎么就能确定贫困阶层不存在情感意义的家庭呢?情感意义到底是指什么?情感意义和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没有关系呢?一个问题的探讨可能要追究出一大推概念要厘清。

本次共读两期读书笔记,总计7万6千余字



Black Coffee Club|No1.《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2.《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3.李欧·李奥尼+《共读绘本的一年》(图画书)

无科幻,不人生——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安德的孩子?他曾经拯救了这个世界,可他自己……(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5.天啊,追上那只兔子!(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6.百变小红帽(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7.纽伯瑞大奖&来自星星的你(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8.跟我读:黑咖啡发灰挥发非花肥(没读顺就点开看文)(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9. 不懂八卦的爸妈不是好书虫(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10.关心孩子的人必读的书(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11.全世界最(A.美 B.有内涵 C.会推销 D.两面派)的童话(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12.小红帽、白雪公主和美人鱼是一家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快来看这里(儿童文学)

Black Coffee Club|No13.读懂孩子的心声——《儿童心理学》共读(理论著作)

Black Coffee Club|No14.来一场图画书盛宴——约翰·伯宁罕作品共读(图画书)

Black Coffee Club|No15.史上最多争议的共读——《童年的王国: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教育方式)

Black Coffee Club|No16.童话非童话?“卡尔维诺作品选读”(儿童文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